AI导读:

多家银行陆续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应信贷业务、资产质量、业务战略规划等热点问题,并透露未来战略布局方向。银行业面临多重挑战,主动沟通可稳定市场预期。各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保持对公信贷投放稳健增长,同时注重信贷投放质量。行业资产质量整体良好,预期稳定。

近日,多家银行陆续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针对信贷业务、资产质量、业务战略规划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并透露了未来战略布局方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银行密集回应投资者关切是多重因素考量结果。当前,银行业面临净息差收窄、信贷需求不足及资产质量承压等挑战,主动沟通可稳定市场预期并传递稳健经营信号。同时,监管部门强化信息披露要求,鼓励银行展示战略转型成效,以提升市场信心。

积极响应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在信贷业务领域,各家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精准锚定重点领域。民营企业与普惠金融成为年内信贷支持重点,对公业务也成为发力重点。齐鲁银行、杭州银行、沪农商行、紫金银行等纷纷表示,将加大对新型制造业、重点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保持对公信贷投放稳健增长。

据梳理,多家地方银行把控风险作为年内信贷投放首要考量,更加注重信贷投放质量,力求实现量质齐升。

资产质量整体良好,预期稳定

资产质量是银行稳健运营的关键。从多家银行公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来看,行业资产质量整体良好,预期稳定。齐鲁银行、杭州银行等银行管理层表示,该行资产质量持续向好,无存量风险包袱且新业务不良生成较低。多家银行表示,将持续强化风险管理体系,确保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在业务战略规划上,各银行立足自身定位,展现差异化发展路径。兰州银行、江苏银行等纷纷根据自身情况优化调整战略规划落地方案,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同时,面对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变革,部分银行还将目光投向数字化转型新赛道。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表示,信贷投放、资产质量、业务战略规划成为银行关注焦点。从商业银行个体来看,若能从战略层面系统化思考并应对这些问题,主动布局、抢占先机,依然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田利辉认为,当前银行业面临诸多机遇。政策红利释放、特色化战略推进以及绿色、科技领域的政策支持,都为银行发展提供了动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与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优化银行负债成本,推动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头部银行可凭借资源优势拓展财富管理等非息收入业务;区域银行则应立足本地,聚焦特色产业。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