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展现出稳健增长态势,资产总额同比增长6.7%,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均有所上升。不过,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向好,行业风险抵御能力增强。同时,净息差同比降幅收窄,显示银行业在结构性调整中企稳。

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银行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揭示了我国银行业“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的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458.3万亿元,同比增长6.7%。然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均有所上升,一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3.4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1%。但值得注意的是,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核心监管指标向好,显示出行业风险抵御能力在持续增强。

2025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08.13%,贷款拨备率为3.15%,资本充足率为15.2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1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0%。这些数据进一步印证了银行业的稳健发展。

银行业资产稳健增长

2025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总资产稳步增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为198.5万亿元,同比增长7.3%;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为75.5万亿元,同比增长5.2%。

在服务重点领域方面,银行业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均实现大幅增长,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持。

光大银行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开年以来经济延续修复态势,信贷投放前置且强度较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不减。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对公中长贷累计新增5.58万亿,占新增贷款比重57%。

净息差同比降幅收窄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延续下行态势,但同比降幅明显收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净息差为1.43%,较2024年全年降幅收窄。不同机构呈现分化走势,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降幅较小。

王一峰分析指出,资产端受多重压力影响,新发放贷款定价持续走低,但银行在负债端持续发力,通过优化存款结构等措施,推动负债成本管控成效显现。

尽管当前降幅收窄,但净息差低位运行的态势仍将持续。兴业银行预计,商业银行净息差短期内仍将在底部徘徊。

不良指标双升但风险可控

尽管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率双升,但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及核心监管指标向好,表明行业风险抵御能力在持续增强。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3.4万亿元,不良贷款率升至1.51%。

分机构看,国有大行展现出较强的风险管控能力,不良贷款率逆势下降。兴业银行研究报告指出,不良贷款率上升或与监管政策推进有关,但整体资产质量仍处于可控区间。

从行业整体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监管指标持续向好。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透露,前4个月银行资本充足率、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稳中向好,行业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金融安全防线进一步加固。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