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29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不再设立监事会,旨在顺应金融行业发展趋势,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公司治理灵活性和效率。此举被视为金融机构优化治理架构的重要举措。

4月29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正式宣布不再设立监事会,此举被视为顺应金融行业发展趋势,旨在降低银行管理成本,提升公司治理的灵活性和效率。

多家大型银行公告齐发

4月29日,工商银行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出席会议的董事一致审议通过了《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25年版)》及撤销监事会相关事项的议案。该议案还需经过股东大会审议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同日,农业银行董事会也审议通过了《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不再设立监事会相关事项》的议案。中国银行董事会则以记名投票方式,通过了包括向股东大会提交《不再设立中国银行监事会》在内的多项议案。

建设银行董事会同样审议通过了《关于不再设立监事会的议案》,并将相关事项提交股东大会审批。交通银行也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不再设立监事会的议案》,并同意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招商银行紧跟步伐

除了国有大行,部分股份制银行也积极响应,发布了相关公告

招商银行4月29日发布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指出,根据最新规定,该行董事会同意不再设置监事会,改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监事会职权;同时,在董事会设置职工董事,并修订公司章程。相关议事规则和实施细则同步废止。

招商银行表示,上述调整将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并收到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批复后生效。第十二届监事会监事任期届满后将不再换届,继续履职至调整生效。

2024年12月,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公司治理监管规定与公司法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出,金融机构可按公司章程规定,在董事会中设置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不设监事会或监事。业内人士指出,这一变化有助于金融机构优化治理架构,降低运营成本。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