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贷款交易额度和期限放宽。全国性银行积极响应,但城商行反应迟缓,中小银行面临挑战。银行需寻找合适科技企业作为贷款标的,仍需社会各界配合。

     财联社3月17日讯(记者彭科峰)推动科创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离不开银行业的鼎力支持。随着科技产业的崛起,银行业也在积极调整策略,为科技企业并购提供更为宽松的贷款政策。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消息,正式启动了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的试点放宽工作。此次调整,主要涉及贷款交易额度的提升和贷款期限的延长。具体来说,对于“控股型”并购,贷款占企业并购交易额的比例由“不应高于60%”放宽至“不应高于80%”,贷款期限则由“一般不超过七年”延长至“一般不超过十年”。

  科企并购贷新政实施以来,银行业反应迅速,尤其是全国性银行。不到两周时间,部分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已积极响应,推出相关贷款产品。

  全国性银行快速响应,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并购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新政发布后不到两周,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大行,以及中信银行等股份行已迅速跟进。3月16日下午,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开出了“首单”,为当地一家民营上市科技企业成功办理并购贷款,这也是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政策发布后,大型商业银行中投放的第一笔试点贷款。

  该笔贷款的并购方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也是科创板上市民营企业,目前正规划跨区域整合发展,加大长期技术研发投入。建设银行此次并购贷款授信1.9亿元,融资比例占交易金额的80%,期限8年。

  除了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也在积极行动。3月12日,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宣布为青岛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并购交易提供8800万元授信,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的比例达73.95%,贷款期限也放宽至10年。

  中信银行也作为试点银行,近期已为杭州、合肥两家优质科技企业发放并购贷款,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的比例达80%,期限长达10年。这些企业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

  此外,浦发银行也宣布近期落地相关项目,为多家科技企业并购交易提供授信支持。

  城商行反应迟缓,中小银行面临挑战

  相比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积极态度,城商行的反应则显得相对迟缓。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北京银行等少数城商行公开宣布了相关贷款业务。

  某江浙沪地区上市银行内部人士坦言,目前很多中小银行对科企并购贷的新政策并不太感兴趣,且长期以来,并购贷并非城商行的业务重点。此外,贷款额度的增加和贷款年限的延长,对银行来说也意味着风险的增加。

  分析师指出,此次政策调整旨在配合资本市场入口收紧背景下的产业整合升级。相比直接并购上下游企业,从银行寻求贷款支持更为有利。然而,对于很多中小银行来说,如何寻找到合适的科技企业作为贷款标的,仍是一大难题。

  目前,银行整体仍习惯以房产为抵押、质押的放贷模式,对于科技企业的鉴别能力有限。因此,推动科技企业并购贷的增长,还需社会各界的配合。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