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上市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均超过百亿元。金融科技成为高频词汇,各大行在推动数字技术和金融业务深度融合方面取得显著进展,AI应用取得突破。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谢惠茜

  值得关注的是,金融科技的热风正席卷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均超过200亿元,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也达到了百亿元级别。金融科技成为上市银行年报中的高频词汇。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高达285.18亿元,位居首位;农业银行信息科技投入总额为249.7亿元;中国银行信息科技投入238.09亿元,占比营业收入的3.76%,同比有所上升;建设银行金融科技投入244.33亿元,占比营业收入的3.26%;邮储银行信息科技投入122.96亿元,同比增长9.03%;交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114.33亿元,占比营业收入的5.41%。

  与此同时,国有六大行的科技人才队伍也在持续扩大。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的金融科技人员已达3.6万人,占比全行员工的8.6%;交通银行的金融科技人员达到9041人,同比增长15.70%,占比集团员工总人数的9.44%;中国银行的科技条线员工为14940人,占比集团员工总人数的4.78%;建设银行的金融科技类人员为16365人,占比集团员工总人数的4.34%。

  此外,人工智能、数字人技术、大模型、算力算法和数据体系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年报中。2024年,国有六大行在推动数字技术和金融业务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和突破。

  例如,工商银行在大模型规模化应用方面取得新突破,建立了企业级千亿金融大模型技术体系,赋能多个业务领域和场景。农业银行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上不断推进,建立了智慧银行建设方法,推进AI+全面建设与深度应用。中国银行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新增多个业务场景,围绕算力、算法和数据建立专职队伍。建设银行初步建成了企业级金融大模型应用体系,落地多项场景应用。邮储银行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用户体验。交通银行在展业、服务、管理领域加大人工智能应用,推进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体系化。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