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四大国有行在财政部领衔注资5200亿元后,A股股价悉数上涨。此举旨在增强国有大行核心竞争力,预计撬动约4万亿银行信贷增量。尽管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高于监管要求,但大行仍需补充资本以维持信贷投放增速和支持实体经济。

在财政部领衔注资5200亿元核心一级资本补充方案发布后,四大国有行A股股价悉数上涨,涨幅显著。建设银行上涨3.64%,中国银行上涨1.82%,交通银行上涨1.22%,邮储银行微涨0.19%。此举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单批次股权融资总规模的新纪录。

财政部对此事件表示积极支持,认为这是增强国有大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交行、中行、建行、邮储的定增价格较A股溢价显著,机构预测这将撬动约4万亿银行信贷增量,效果远超降准。

截至2024年末,国有六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其中建行最高,达到了14.48%。然而,尽管资本充足,大行仍面临资本补充的压力,以维持较高的信贷投放增速和支持实体经济。

券商数据显示,大行总资产规模持续增长,占比银行业金融机构超四成,同比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对于大行维持信贷投放扩张、支持科技产业和绿色金融等领域至关重要。

国信证券指出,大行资本补血必要性源于总资产增速高、资产结构调整和风险权重提升等因素。投贷联动等资本消耗大的业务逐渐成为大行拓展的方向,这要求更多的资本支持。

近期,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取得积极进展,五大行旗下相关项目陆续落地,进一步拓宽了大行的资本补充渠道。

邮储银行副行长表示,本次注资对邮储银行的高质量发展转型意义重大,有助于形成稳健均衡的信贷结构,并拓展非信贷业务的发展空间。

监管和业界频频呼吁大行补充资本,旨在支持其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以多元化、创新方式支持实体经济,实现上量和提质的双重目标。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