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财政部计划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中国银行等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次注资将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特别国债发行与货币政策将协同,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据财政部网站3月31日消息,2025年财政部将发行首批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次资本补充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财政部通过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行,是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体现治理思维。当前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稳健,此次注资是面对经济转型和TLAC监管趋严的主动作为。

国有大行是服务实体经济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关键。截至2024年末,六家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且呈上升态势。此次资本补充将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3月30日,中行、建行、邮储、交行发布定增预案,拟向财政部等特定对象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明明认为,“一行一策”方案彰显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将撬动信贷增量,助力实体经济。

注资后,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将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提升,加大对基建、高技术制造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国债注资传递政府信心,提升市场估值预期。

财政部表示,国有大行经营稳健,通过特别国债支持其补充资本,将巩固银行稳健经营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明明指出,特别国债发行与货币政策将协同,构建“财政发力+货币护航”政策组合,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