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行增资5000亿特别国债,强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AI导读:
财政部宣布将于2025年发行首批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四家银行计划募集资金总额达5200亿元,旨在夯实资本基础,提升抗风险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备受瞩目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增资计划近日取得重要进展。3月31日,财政部宣布将于2025年发行首批50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就在前一天,四家银行分别在上交所发布公告,披露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计划募集资金总额达5200亿元,以进一步充实资本实力。财政部拟认购的金额上限合计为5000亿元。
此次注资背后有何深意?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指出,大型商业银行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此次资本补充是前瞻性的安排,旨在夯实资本基础,提升抗风险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资本是金融机构经营的“本钱”,对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抵御风险至关重要。此次注资与前几轮重在消化不良资产、化解风险的注资不同,更多是一种着眼长远发展的主动行为。
当前,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稳健,资产质量稳定,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然而,随着银行减费让利力度加大、净息差收窄、利润增速放缓,单纯依靠内源融资补充资本面临压力,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渠道充实资本。
具体而言,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计划募集资金规模分别为不超过1650亿元、10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此次发行对于建行而言,是自2010年配股以来又一次大规模普通股直接融资,体现了国家对国有大行的坚定信心及大力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渠道补充银行资本,可以发挥银行信用创造功能,增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发行完成后,四家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显著提升,意味着将有更多资金用于贷款、投资等业务,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同时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邮储银行表示,将优化发展重心与经营布局,提升资本内生积累能力,强化风险防控能力等,确保募集资金的合理、高效运用。交通银行则计划进一步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专家建议,国有大行在补充资本的同时,应进一步转换经营理念,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资本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能力。
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均表示,将以本次增加核心一级资本为契机,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切实向资本高效节约使用经营模式转型,以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