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银行密集降息,存款利率普遍低于2%,迈向“1时代”。中小银行也迎来新一轮降息潮,近30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本文介绍了银行降息背后的真相及普通人应对降息的四大策略,包括优化存款结构、寻找低风险替代品、提前偿还高息负债和适度增配权益类资产。

你有没有发现,银行存款利息越来越少了?多家银行密集降息,甚至出现倒挂现象,这波操作你看懂了吗?手把手教你应对,先点赞,马上开始!

去年10月,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相继开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调整后存款利率普遍低于2%,迈向“1时代”。近日,中小银行也迎来新一轮降息潮。近一个月以来,国内近30家民营银行纷纷宣布下调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

银行降息力度空前!先看几个真实案例:

武汉某银行,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均下调,20万元存5年,利息直接减少4000元!

武汉众邦银行大额存单利率:

3年期由2.6%下调至2.4%

5年期由2.9%下调至2.5%

安徽某银行,4个多月内连续降息3次,储户损失惨重!

安徽新安银行:3年期利率从3%以上跌至2.6%

4月以来,国内中小银行3年期定存已经普遍跌破2%!3%以上的“高息存款”几乎消失,定存利率正迈向“1时代”,且未来仍有下降空间!

建设银行3年期利率1.9%,五年期1.55%,存5年不如存3年划算!类似情况还出现在招行、平安银行等。长期存款需谨慎,以免利息受损!

招行“灵动存”系列,存两年最划算

平安银行,存2年比3年更划算

银行降息背后真相

银行为何降息?背后原因有三:

政策导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央行也多次提及“择机降准降息”。目的是鼓励民众消费和投资,而非单纯储蓄。

银行净息差承压

当前银行“净息差”普遍收窄,利润下降。为降低成本,银行不得不降低存款利息。已披露2024年报的22家A股上市银行中,净息差较2023年全部下降,平均降幅达18.5个基点。

外部环境因素

全球经济不稳定,国内需要更多资金来稳增长。银行降息有助于资金流向消费、股市、楼市,为经济注入活力。

普通人应对策略

面对降息,普通人应如何应对?四大策略助你保住钱袋子!

优化存款结构

适当缩短存款期限;搭配大额存单和通知存款;关注银行短期高息揽储活动。

寻找低风险替代品

国债、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等。

提前偿还高息负债

若房贷或信用贷利率高于存款利率,可考虑提前还贷。

适度增配权益类资产

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考虑定投指数基金、红利型股票等。但需注意风险!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