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定向增发5200亿,财政部注资引市场积极回应
AI导读:
2025年3月31日,四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召开定向增发投资者说明会,宣布向财政部等机构定向增发股票,募集资金5200亿元。市场对此次注资反应积极,四家银行股价均有所上涨。此次定增旨在增强大行信贷投放和稳健经营能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发行对象、发行价格如何确定?”“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此次资本补充有何重要意义?”……这些问题在2025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定向增发投资者说明会上得到了解答。3月31日收盘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管理层主要成员通过上证路演中心与投资者进行了深入的在线交流,详细回应了市场关于财政部注资的关切。
市场对此次注资反应积极。截至3月31日收盘,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的A股股价分别收涨1.82%、3.64%、1.22%和0.19%。
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切
3月31日,券商中国记者发现,截至当日下午5点30分,投资者已提出50个问题,主要集中在定增定价、募集资金用途及中小股东权益保障等方面。
根据四大行3月30日发布的公告,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将分别向财政部等机构定向增发股票,募集资金总额达5200亿元。其中,财政部将包揽中行、建行全部新发行股份,并认购交行、邮储银行逾九成新增股份,合计出资5000亿元。
此次定增的股份自取得之日起5年内不得转让,体现了长期投资的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四家银行的发行价格均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A股均价的80%,且较现行股价有不同程度溢价,旨在在二级市场市价与1倍净资产之间寻求平衡点。
发行对象与定价策略
四家大行拟发行规模均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合计募资5200亿元。其中,财政部出资5000亿元,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相符。
在资金分配上,财政部统筹考虑四家大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对资本相对稀缺的银行注资规模较大,显著提升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财政部将分别出资1650亿元、1050亿元认购中行、建行的全部新发行股份。交行、邮储银行则在引入财政部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同时,部分现有央国企股东选择增持。
邮储银行募资1300亿元,其中财政部认购约1175.8亿元;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分别认购75.84亿元和45.66亿元,显示了对邮储银行未来发展的长期信心。
交行募资1200亿元,其中“烟草系”将出资75.8亿元参与定增,其余由财政部认购。交行表示,此次定增是国家层面的部署,旨在增强信贷投放和稳健经营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溢价”定增的考量
中国银行董事会秘书卓成文表示,此次发行定价综合考虑了新老股东利益、资本补充规模等因素,将增强银行资本实力,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自2024年9月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财政部多次提及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此次注资采用定向增发方式完成,即“锁价定增”。
交行董事会秘书何兆斌解释称,定向增发在董事会推动且发行对象明确的情况下不受股价限制,是可行的融资途径。此次定增对二级市场流动性及股价冲击较小。
四家大行的定增价格分别为6.05元、9.27元、8.71元和6.32元,符合证监会规定。相较3月28日收盘价,溢价率分别为10%、8.8%、18.3%、21.5%。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表示,此次发行价格体现了国家对该行长远发展的支持,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注资后的“变”与“不变”
本轮注资完成后,四家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显著提升,进一步夯实资本基础。
交行表示,虽然短期内每股收益有所摊薄,但中长期看将保障银行长远发展,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四家大行均已审议通过关于摊薄即期回报、填补措施的议案,旨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交行在公告中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财政部将成为该行控股股东,为交行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财政部成为控股股东后,将引导交行在信贷资源配置等方面与国家重大战略形成联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注资后的计划与展望
交行董事长任德奇认为,此次注资是一场“及时雨”,可有效缓解交行资本压力。
建行表示将加强资本管理,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邮储银行副行长杜春野表示,此次注资将夯实邮储银行资本实力,助力高质量发展转型。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还介绍了该行的股利分配政策,旨在维护股东权益、保持资本金规模与可持续发展相匹配。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