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获得中国财政部5000亿元注资,旨在增强核心一级资本,提升银行稳健性。此次注资将有助于银行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满足监管要求,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赵建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四家国有商业银行30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它们将获得中国财政部注资5000亿元(人民币,下同),旨在强化核心一级资本,提升银行稳健性。

  至此,中国“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以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资金分配方案已明确。

  此次注资超过千亿元,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将得到显著增强。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指出,过往经验显示,本轮注资完成后,这些银行不仅能增强资本基础,还将进一步推动宏观经济复苏,提升市场信心。

  历史上,中国曾多次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1998年,财政部通过特别国债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注资2700亿元。2003年至2007年间,财政部借由中央汇金公司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注资,并推动其A股、H股上市。郭田勇表示,第二轮注资及不良资产剥离后,国有商业银行迎来了十年的快速发展。


  当前,包括此次注资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内,中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稳健,资产质量稳定,拨备充足,主要指标均符合国际标准,处于健康水平。以中国银行为例,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20%、14.38%和18.76%,均高于监管要求。

  资本是银行持续经营的关键,也是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结构调整、防范风险的基础。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指出,尽管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指标表现良好,但为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需增强其信贷投放能力。特别是在未来两年内,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扩大消费等领域需要大量信贷支持。此次注资将有助于银行在面对信贷需求时保持资本充足率,灵活应对。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当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远高于监管底线,经营稳健。然而,面对经济转型期的信贷扩张需求与趋严的监管要求,本次注资是前瞻性的主动布局。

  获得注资的国有商业银行将更容易满足监管要求。以建设银行为例,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构建了差异化的资本监管体系,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和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银行表示,此次注资将有助于其有序实现相关监管要求,提升国际竞争力。(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