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升温,“打折促销”成常态
AI导读:
银行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持续升温,转让规模增加,“打折促销”现象明显。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有助于银行化解风险,保持资产质量平稳。银登中心数据显示,去年个人贷款不良出让规模近2000亿元,转让金额大幅增长。个人应谨慎贷款,维护良好信用记录。
银行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持续升温,“打折促销”现象频现。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积极运用不良贷款转让等渠道化解风险,有助于保持资产质量平稳,同时可专注核心业务,提升运营效率。

制图:文宛
规模激增,价格走低
3月,江苏银行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4批个人不良贷款,未偿本息超70亿元,起始价仅3.47亿元,损失率或超95%,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这批不良贷款涉及约33万户借款人,平均逾期天数约1000天,最长逾期超3年。
江苏银行表示,核销不良资产转让合规合法,将增厚当期收益,对长远发展有利。
银登中心数据显示,去年个人贷款不良出让规模近2000亿元,转让笔数同比增长260%,未偿本息总额同比增长70%。全年不良贷款转让挂牌金额高达2861.9亿元,增幅87.02%。
今年以来,银登中心平台上数十家银行发布不良贷款转让公告,涉及国有大行、股份行及城商行,转让标的多为信用卡透支及消费贷。
例如,交通银行挂牌转让信用卡不良资产包,债权总额68.25亿元;平安银行拟转让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3.85亿元,起始价9000万元;广发银行个人信用卡贷款不良资产包实际转让金额远低于原始金额。
不良贷款转让市场规模大、价格低,成交活跃度提升。2024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成交项目数量及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4.96%、55.68%。
不良贷款转让市场持续扩容
政策推动是不良贷款转让热潮的关键。2021年起,银保监会批准不良贷款转让试点,2022年进一步放宽政策,纳入更多金融机构。
银登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18日,已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的机构达958家。
银行通过转让不良贷款,降低不良资产影响,优化资产负债表,减少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个人需谨慎贷款,维护信用
业内人士建议,加强市场规范和引导,出台更完善的监管细则,防范市场风险。
不良资产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吸引更多投资者和资产管理公司入场,推动市场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个人应谨慎贷款,合理规划债务,维护良好信用记录,以应对银行加强不良贷款管理的趋势。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