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银行信用卡市场调整动作频繁,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陆续关闭信用卡分中心及相关App,反映出信用卡市场正从增量扩张向存量运营的转型趋势。业内人士分析,这一系列调整背后是信用卡市场达到“饱和”状态、消费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

近期,银行信用卡市场调整动作频繁,多家银行陆续关闭信用卡分中心及相关App。今年以来,交通银行已关闭4家信用卡分中心,部分中小银行也终止了信用卡应用程序服务。这一连串动作反映出信用卡市场正从增量扩张向存量运营的转型趋势。

信息时报记者梁海祥

交通银行作为行业巨头,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信用卡分中心终止营业,包括福州、南昌、深圳和兰州等地。此外,去年华夏银行也关闭了天津、青岛等地的信用卡分中心,广州分中心也早已停止营业。与此同时,不少银行的信用卡App也在进行业务调整,如渤海银行信用卡App已停止服务,功能迁至手机银行中。

地方中小银行方面,北京农商行、上海农商行等也发布了信用卡App停用公告,信用卡功能将向手机银行App迁移。多家银行的客服工作人员表示,信用卡App停用后,相关信用卡的功能、权益及各项服务不受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系列调整背后,是信用卡市场达到“饱和”状态、消费环境变化以及信用卡业务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结果。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共计7.27亿张,同比下降5.14%,发卡量已连续9个季度下降。

信用卡行业研究人士董峥指出,信用卡市场已达到“饱和”状态,目前正处于调整期。银行关闭信用卡分中心、削减权益,旨在降本增效,依托互联网及科技手段实现转型,有效控制经营成本。未来,银行将面临信用卡业务从重增量轻留存向重存量要效益的考验,只有主动求变,敢于创新,才能为信用卡业务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