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酒店民宿毁约投诉激增,OTA平台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
AI导读:
五一假期后,社交平台上关于酒店民宿“毁约”的投诉持续发酵,网民反映遭遇取消订单、临时涨价等问题。业内人士透露,商家利用假期供需失衡牟取暴利。主流旅游平台已开始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遏制坐地起价行为。
“五一”假期虽已落幕,但记者发现社交平台上关于酒店民宿“毁约”的投诉却愈演愈烈。网民反映,在抵达目的地后突遭酒店取消订单、临时涨价,甚至被要求补缴数倍差价,假期体验大打折扣,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讨论。
深圳一市民三月份预订了五一假期的酒店,抵达后却被酒店告知无法入住,再订酒店花费将上涨数倍。他通过旅游平台客服预订了周边其他酒店才得以继续行程。商家赔款后仍可将房间高价卖出,却让消费者承担风险。
类似经历在社交平台上屡见不鲜,有游客被商家以“设备升级”为由要求退订,或被诱导取消订单。这些行为暴露出部分商家利用假期供需失衡牟取暴利的投机心态。
节中“毁约”现象为何愈演愈烈?业内人士透露,假期游客集中抵达,热门地区房源紧张,部分商家发现现场散客愿支付高价,便通过“装修”“设备故障”等原因欺骗预订顾客取消订单。游客因行程紧迫被迫接受涨价,或放弃维权。
面对商家违规操作,主流旅游平台已开始通过服务保障为消费者托底。如携程,若商家确认订单后推翻或到店无房,平台将协调原酒店升级房型或预订附近酒店,承担差价。平台对频繁违约商家采取警告、流量降权等处理,遏制坐地起价行为。
五一等节假日是旅游消费黄金期,酒店民宿“动态定价”调节供需属市场常态。多数消费者理性看待假期房价上浮,但也有消费者质疑价格波动是否为OTA平台“杀熟”?
某OTA负责人表示,这源于对定价机制认知偏差。酒店、民宿掌握定价权,平台仅提供信息展示。平台收益与商家成交订单量挂钩,若商家设置高价导致订单流失,平台将受损。
该负责人解释,“越搜越贵”源于供需关系实时变化。热门酒店低价房型被抢订后,平台只能展示高价房源。动态定价平衡供需,非放任商家涨价。消费者应选择透明度高、保障机制完善的平台,避免为少数商家投机行为买单。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