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房地产力度加大,稳楼市信号明确
AI导读:
金融支持房地产力度持续加大,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至历史最低,释放明确稳楼市信号。同时,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促进购房需求释放,助力行业稳健发展。
加大信贷投放、降低房贷利率、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金融支持房地产的力度正持续加大,释放出明确的“稳楼市”积极信号。
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透露,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将下调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利率同步调整。近期还将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
在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过程中,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业内专家表示,此次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积极,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对稳定住房消费、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机构认为,我国房地产政策宽松力度已非常大,进入2025年二季度,行业增量政策窗口再次打开。预计后续将有更多财政及货币政策出台,同时叠加“好房子”系列新政,将进一步释放购房需求,助力行业稳健发展。
房贷政策迎最宽松时期
市场期盼已久的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终于落地!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将下调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利率同步调整。此次调整范围包括新发放及存量住房公积金贷款。
据悉,下调后,新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将执行新利率,已发放贷款利率将在2026年1月1日起下调。以100万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公积金贷款为例,政策前月供4136元,政策后则为4003元,每月减少133元,总还款额减少5万元。
潘功胜预计,随着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每年将节省居民公积金贷款利息超200亿元,有利于支持居民家庭刚性住房需求,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过去一年内央行第二次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2024年5月已下调0.25个百分点,此次下调后,公积金贷款利率已降至历史最低。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降至2.6%,已处历史低位,叠加近期商贷利率下调,公积金贷款与商业贷款定位互补,共同支持房地产市场,减轻中低收入群体购房负担,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此次降息进一步拉大公积金贷款与商贷利差,强化公积金制度普惠性,利好首次购房人群。在商业贷款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公积金利率定向调整凸显政策分层设计。
张波续称,新政释放稳楼市政策信号,将有效缓解自住购房者还款压力,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对稳定住房消费、提振市场信心具有积极意义。
商业贷款也有进一步调整空间。潘功胜明确,降准0.5个百分点,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随着LPR变化,后续房贷利率可低至3.01%。对100万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商贷来说,总还款额预计减少2万元。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认为,当前房贷利率已处历史最低水平,连续降息累计效应不可小觑,今后利率“2字头”或成主流。楼市稳定需经济大环境配合,预计政策将持续呵护市场,楼市“红五月”可能性提升。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本次降准降息如期落地,有望明显提振市场信心,居民住房商贷、公积金贷款利率均下调,购房压力进一步减弱,对促进购房需求释放将产生实质性利好;同时企业融资成本也将继续回落,对企业资金面改善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房地产新模式将获更多融资支持
在助力购房者置业之余,房地产融资系列制度也有望优化。
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稳住楼市股市对提振社会预期、畅通内需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匹配的系列融资制度。
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正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支持“保交房”攻坚战。目前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支持1600多万套住宅建设和交付,有力保障购房人权益,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供重要支撑。
他还表示,房地产市场积极变化在今年一季度信贷数据上有所体现。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其中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28%。国际投资机构也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价值正逐步显现。
李云泽称,下一步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匹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指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强化高品质住房资金供给,助力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从发布会数据看,房地产“白名单”机制运行一年多后成效显著。
去年1月,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1月底前,第一批地产项目白名单落地并争取贷款。去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透露将在年底前将房地产“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至4万亿,年底已达5.03万亿。目前白名单贷款额仍在高速增长。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认为,房地产“白名单”机制带动信贷改善,对公贷款增长一方面源于房地产融资“白名单”机制有效运行。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白名单”机制将为房地产项目带来更多资金支持,缓解融资难题,推动商品房竣工交付,缓解开发投资下行压力;同时改善市场预期,提升居民信心,释放更多有效需求。
此外,李云泽提到的“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匹配的系列融资制度”,是近期关于房地产的重磅表述。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好房子”建设、新住房项目规范落地备受关注。发布会透露的信息意味着该领域后续将有较好金融支持。现房销售模式对资金要求更高,如后续有配套政策出台,将有助于新模式推进和普及。
城中村改造、存量土地收储等工作也有望获得更好金融支持。
陈文静表示,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意味着未来更多配套政策将落地,针对企业端、个人端的贷款支持将加大。预计房地产项目融资“白名单”政策将继续完善,促进资金实质性落位,改善企业资金面,巩固房地产稳定态势。
与此同时,高品质住宅有望受政策鼓励。预计未来一方面将增加对企业端资金支持,助推高品质住房供给量增加;另一方面,与高品质住房需求配套的资金优惠政策也有望逐步落地,供需两端发力,促进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
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步入发展新阶段,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楼市基本面显示,今年传统“小阳春”过后,市场出现季节性回落。华泰证券表示,1~4月百强房企累计销售金额同比下降10.1%;4月销售市场迎来季节性调整,整体带看量、二手中介门店成交量均有所回落。
开源证券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矛盾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需拓展行业增量需求。预计后续将有更多积极财政及货币政策出台,同时叠加“好房子”系列新政,进一步挖掘和释放改善型需求,助力行业稳健发展。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