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通知,针对城镇住宅工程的隔声、串味、渗漏等质量问题展开专项整治行动。新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设定了住宅底线要求,并加强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同时,依法严惩违规失信企业,确保住宅工程质量。

  有关部门日前梳理群众对住房不满意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隔声、卫生间串味以及渗漏开裂。随着人们对更高品质住房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切实提升住宅工程质量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城镇住宅工程质量问题重点整治的通知》,针对城镇住宅工程的隔声、串味、渗漏等质量问题展开专项整治行动。

  为破解住宅质量问题,新标准率先出台。即将于5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设定了住宅的底线要求。针对隔声问题,新规范提升了卧室、起居室与相邻房间墙、楼板的隔声标准,强化了建筑外窗隔声,并严格规定了电梯、水泵等设备噪声限值及卫生间排水噪声标准。

  住宅质量问题的源头往往在于施工图设计。因此,加强对住宅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至关重要。在整治过程中,有关部门将隔声、防串味、防水作为审查要点,要求住宅设计兼顾主动降噪与被动隔声,细化防串味设计,确保排水和防水措施完备。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住宅质量。例如,卫生间串味可能与地漏质量有关。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建材“先检后用”制度,检测机构需现场取样,确保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并适当提高门窗、地漏、防水卷材等材料的检测比例。

  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组织隔声、防串味、防水等性能检测,重点关注门窗、分户墙的空气声隔声、楼板撞击声隔声,以及排烟道系统的气密性、通风动力和屋顶风帽避风性能等。防水检测则需同时关注防水和排水效果,并将检测结果纳入《住宅质量保证书》。

  为规范住宅工程建设市场,将依法严惩违规失信企业。新建住宅工程的设计、材料、施工、验收等各环节都将受到严格监督。对发生质量事故或严重质量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严肃查处并曝光,同时加强资质资格、从业限制等处罚,依法依规强化信用惩戒,落实市场禁入措施。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转变,企业和建筑商唯有注重住宅质量,打造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的住房,才能赢得市场和未来。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