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协信远创及旗下29家关联企业重整计划草案获债权人表决通过,涉及623亿元确认债权。地产大佬冯仑入局,但方案中最具价值的郑州金融岛项目40%股权已提前转让,引发外界关注。公司因激进投资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走向破产重整。

距离债权人首次申请破产逾三年半,曾位列中国房企50强的协信远创迎来关键节点。4月17日,该公司及旗下29家关联企业的重整计划草案获债权人表决通过,涉及623亿元确认债权、4796家债权人。记者获悉,4月21日法院已经裁定批准重整计划,裁定后即进入执行期。

根据法院公告,协信远创及旗下29家关联企业的重整草案以“双过半”(债权人人数过半、债权金额超三分之二)表决通过。根据方案,三家投资人将出资5.85亿元分拆资产包,剩余资产装入5年期服务信托用于偿债。

地产大佬冯仑入局

根据获批的重整方案,协信远创资产被分割为两部分:三家投资人以5.85亿元现金获取部分资产包,剩余资产装入期限5年的服务信托。三家投资人分别为上海领域基业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东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国民信托有限公司,合计出资额约5.85亿元,重组过程中将分别获取对应的资产包。

4月17日管理人仅公布重整草案通过的公告,并未公布草案本身。记者获悉,通过表决的草案即为2024年3月公布的版本,并未进行调整。重整的范围除协信远创之外,还包括其全资拥有的29家公司。30家公司拥有11个在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及3个运营的商场。

公告同时显示,共有4796家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了债权,申报金额合计约928.6亿元,经管理人初步审查确认的债权合计约623亿元。

东龙集团出资额最多。按照草案,其将支付3.96亿元现金获取协信远创持有的金融岛公司40%的股权。东龙集团是由河南省郑东新区管委会发起,联合郑州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组建成立的大型国有控股公司。

东龙集团承担着郑州金融岛“保交付”任务。郑州地产纾困基金2022年已介入该项目。据东龙集团2024年12月公布的消息,金融岛外环楼宇自2018年初正式动工以来,已陆续完工5栋楼宇并有部分业主单位进驻。

上海领域则需支付1.87亿元获取重庆协信远创商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重庆置尚实业有限公司70%股权、协信远创持有的南坪星光商场1076个车位以及重整主体对远创商管、重庆置尚及重庆新置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全部债权。远创商管的股权被投资人取得后,远创商管对原有的有财产担保债务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留债延期清偿。层层股权穿透之后,上海领域最大的股东为自然人张士强,持股26.7%;其次是自然人王九能持股21.36%;第三名是冯仑,持股17.8%。通过工商资料穿透可以发现,上海领域股东冯仑就是万通创始人冯仑。

根据草案,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拥有的国民信托支付100万元取得重庆远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100%股权及协信远创间接持有的重庆新协文实业有限公司48%股权;同时,支付100万元取得镇江协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100%股权。国民信托取得上述公司(重庆新协文实业有限公司除外)股权后,将保留存货、在建工程、土地使用权、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同时将保留建设工程优先债务有财产担保债务、税款债务等债务。

部分核心资产已提前转让

记者发现,方案中最具价值的郑州金融岛项目40%股权(作价3.96亿元),早在2023年10月便完成转让。该资产处置方式纳入了草案,但距离重整草案通过尚有一年半的时间。

2017年,协信远创联合河南东龙控股集团(下称“东龙集团”)、建业集团组建郑州金融岛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现名,以下简称金融岛公司),三方持股40%、40%、20%。

成立的当年,金融岛公司以20.73亿元的总价获取了北龙湖金融岛项目所需的12宗国有建设用地,共同开发总建面325万平方米的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北龙湖金融岛。

对于金融岛项目,《大河报》曾报道称,北龙湖金融岛是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的核心区,也是中国第四大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的金融中心。

2020年,协信远创爆发债务危机,公司债因“技术性违约”停牌,流动比率跌至1.02,年末账面现金仅10.9亿元。尽管期间有战略投资者,仍未能改变大局,并于2021年被法院批准破产重整。

在破产重整的过程中,协信远创的核心资产——郑州金融岛项目的40%股权,在2023年10月便完成了转让,这一操作引发了外界对债权人整体清偿率的担忧。

然而,熟悉协信远创重整细节的人士向记者表示,该处置经过债权人会议的表决通过,且资产价格较投资成本有较合理的溢价,是对债权人利益的维护。此外,破产程序是以债权人为主的程序,即便重整草案没有通过,处置资产也可以推进。

据悉,2023年9月,重整管理人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处置协信远创持有的金融岛公司40%股权的议案》。参会的1748家债权人中,同意人数占参会人数的63%,同意人数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总额的53%。根据《企业破产法》第64条,该决议满足“双过半”要求。

“一路狂飙”:从扩张到崩塌

1994年,创始人吴旭在重庆开发首个商业综合体“协信城”起家,1999年协信远创成立,至2014年销售额破百亿元,跻身全国50强,与龙湖、金科并称“渝派三杰”。

转折始于2015年。意气风发的吴旭将总部从重庆迁至上海,提出“不动产+金融+科技”战略,并计划将旗下产业板块于2016年完成上市,最迟不超过2020年。

随后两年,公司开启激进投资,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走向破产重整的道路。

协信远创的破产重整案例,再次提醒了房地产行业在扩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风险管理。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