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融创中国化债进程加速,计划将所有境外债券转为公司股票。公司债务重组方案获审议通过,成功削减境内债务。同时,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营收下滑,但“物管+文旅”板块表现亮眼。融创中国还获得多家AMC机构融资支持,面临未来债务到期压力。


今年以来,多家房企化债进程显著加速。

4月15日,市场传言融创中国计划将所有境外债券转为股票,预计近期公布详情。记者向融创中国求证,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4月15日港股收盘时,融创中国股价下跌超6.5%。

近期,融创中国、碧桂园等房企纷纷公布了债务重组的最新进展。对融创中国而言,有效化解债务风险,仍是其回归正常发展的关键挑战。

在境内债方面,融创中国于今年1月宣布,十笔债券的重组方案已获相关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总规模154亿元的境内债重组成功。本轮重组中,融创中国采用市场化化债思路,通过减轻债务负担,恢复资本结构和正常生产经营,保护债权人长期利益。方案包括现金要约收购、股票及/或股票经济收益权兑付、以资抵债、留债展期等,无任何强制选项,为债权人提供多元化收益及退出机制。此举预计可削减超过50%的境内公司债务,留债部分最长展期达9.5年,5年内无兑付压力。

此前有知情人士透露,鉴于市场情况未达预期,融创中国正寻求更全面的境外债解决方案。

债务重组取得进展的融创中国,2024年业绩如何?日前发布的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40.2亿元,同比减少52%,其中“物管+文旅”板块收入超120亿元,占比同比提升8.2个百分点。3月份销售数据显示,合同销售金额约14.6亿元,销售面积约8.6万平方米,均价约16980元/平方米。截至3月底,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101亿元,销售面积35万平方米,均价约28860元/平方米。

今年,融创中国还获得多家头部AMC机构的融资支持。例如,1月23日与中国长城资产达成24.76亿元融资合作,保障重庆湾项目顺利推进。

据克而瑞数据,2024年房企债券到期规模4828亿元,发行规模仅2158亿元。2025年债务到期规模更达5257亿元。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随着一线城市楼市趋稳,三四线城市跌幅收窄,市场底部逐渐清晰。此时,与企业共渡难关、等待市场和企业价值修复,或成债务人最优选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