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房地产市场在政策与产业创新推动下呈现结构性回暖,一季度甲级写字楼供应增加,空置率上升。广州写字楼市场也面临供应过剩,但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租赁需求。两地写字楼市场均面临去化和降租压力。

  “聚焦深圳市场,‘人工智能+’产业链升级与新型消费业态双轨并进,前者激活商办市场动能,后者通过沉浸式体验、智慧零售等模式提振消费。在政策与产业创新的推动下,深圳房地产市场呈现结构性回暖,为中长期投资者布局大湾区带来机遇。”4月10日,第一太平戴维斯深圳董事总经理吴睿对媒体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深圳新增三个甲级写字楼项目,总面积约21万平方米,总存量增至1158.6万平方米,空置率增至29.8%。广州则因租户集中入驻,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20.9%。

  仲量联行华南区商业地产部总监表示,广州凭借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基础,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调整写字楼市场需求结构。

  供应持续过剩

  深圳甲级写字楼供应不断。一季度,前海、罗湖新增项目导致存量市场出现退租案例。尽管问询量回升,但租赁决策延长,净吸纳量环比下降33.1%,空置率上升。

  预计2025年深圳将有14个新项目入市,总面积89.3万平方米。广州琶洲、国际金融城也将迎来新供应潮。

  去化和降租双重压力

  广深写字楼市场在调整中孕育机遇。信息技术行业仍是深圳需求主力,科技互联网领跑需求端,跨境电商等表现突出。广州方面,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前沿产业租赁需求占比达35%。

  随着市场进入存量阶段,企业成本优化战略驱动业主调整租赁策略。深圳甲级写字楼租金环比下降2.8%、同比下降10%,广州也面临激烈竞争,租金环比下降3%。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