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办公楼租赁市场逐渐回温,成本驱动型需求占主导。同时,投资市场也呈现回暖态势,交易金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博华广场交易为市场注入积极信号。

  近日,多家商业地产机构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第一季度上海办公楼租赁市场回暖迹象明显,成本驱动型需求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投资市场也呈现出回暖态势,交易金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上海办公楼租赁市场回暖

  净吸纳量显著提升

  仲量联行的报告指出,今年一季度,全市共有三个甲级办公楼项目竣工交付,总建筑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尽管新项目的交付加剧了供应压力,但CBRE世邦魏理仕的报告却显示,第一季度全市净吸纳量环比和同比均有显著提升。

  仲量联行进一步分析,租金下降及业主提供的优惠政策继续推动搬迁和升级需求。金融与专业服务业的内资企业抓住当前有利的租赁窗口期。

  从行业需求来看,CBRE的报告指出,金融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占比23%,主要受到投资管理和银行等领域需求的推动。TMT行业紧随其后,占比22%,得益于电商、通信等企业的扩张以及部分软件系统开发和互联网平台公司的租赁需求。消费品制造业需求回升显著,占比16%,尤其是零售快消品和3C电子产品等相关企业活跃度较高。专业服务业占比9%。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消费升级和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消费服务业在教育培训和健康护理领域的推动下,首次进入需求占比前六名。

  业主方也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通过洞察客户需求,提供更多灵活的租赁方案。吉宝静安中心(Park Avenue Central,简称“PAC”)推出的共享商务空间品牌KONNECT“智会”空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KONNECT打通了办公楼的其中一层,采用模块化场景,覆盖从独立办公到商务和社群活动的全场景需求,租户可根据需求付费预订。

  吉宝城市发展部执行副总裁余昇鸿表示,KONNECT空间旨在填补市场空白,满足企业对灵活多变商务空间的需求。目前,吉宝静安中心(PAC)招租进行中,已收到众多意向,包括跨国公司。

  投资市场回暖

  大宗交易金额同比两位数增长

  从投资市场来看,多家商业地产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第一季度上海投资市场表现抢眼,交易金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CBRE的报告指出,博华广场交易作为近三年来唯一的超百亿级单体项目成交,为市场注入了积极信号。该交易对价为108亿元,由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领投。世邦魏理仕华东区投资及资本市场部负责人表示,这一交易进一步印证了核心优质办公物业的投资价值,并有望缓解市场对核心资产的观望情绪。

  整体来看,仲量联行的报告指出,市场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单体规模持续缩小,小规模项目成为市场成交主流,5亿元以下成交项目占比攀升至74%;二是上海商业地产的成交主要由高净值人士和各类企业买家主导。此外,以投资为主要目的的交易进一步增加,占比高达86%。

  值得关注的是,长租公寓资产在2025年第一季度以34%的显著占比首次超过办公资产,成为季度成交金额占比最高的资产类别。保险机构对长租公寓资产的投资热情持续升温,进一步带动了长租公寓交易市场的活跃。

  仲量联行华东区投资及资本市场负责人表示,当前市场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业主需以更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行动力把握机遇。展望未来,预计市场将呈现更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投资格局。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