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银行正积极探索“商品住房”新模式,加大地产信贷投放。对公信贷业务火热,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却呈现出“冷热不一”的局面。光大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银行纷纷加大房贷支持力度,而地方性商业银行则持谨慎态度。

“金三银四”,加大房地产信贷投放正当时?

4月9日下午,光大银行向财联社记者透露,该行正积极探索“商品住房”新模式,旨在通过加大地产信贷(对公)投放,响应“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等政策要求。同日,邮储银行也表示,正加大对保障房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纷纷加大对楼市信贷的支持,涵盖商品房以旧换新、保障房融资等多个方面。然而,根据财联社记者的调研,尽管房地产对公信贷业务火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却呈现出“冷热不一”的局面。

对公信贷投放火热,光大、邮储等银行引领潮流

光大银行相关人士指出,该行广州分行已为珠海安居集团批复“商品住房以旧换新”项目贷款5亿元,并成功投放首笔贷款6400余万元。该项目旨在通过收购旧房并改造为人才公寓等市场化租赁住房,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同时,光大银行还强调,该模式有助于释放潜在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市场存量商品房库存出清。

邮储银行方面,该行正积极构建标准化、全周期金融服务,支持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收购已建成的存量房用作保障房。近日,邮储银行蚌埠市分行已顺利放贷1.45亿元,用于收购403套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房。

某券商宏观分析师表示,今年一季度楼市表现好于预期,尤其是一线城市恢复情况明显。这给了部分银行加大对公地产信贷投放的动力。

个人房贷业务分化,银行态度不一

尽管对公信贷投放火热,但银行业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投放态度却存在分化。光大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银行纷纷表示将加大房贷支持力度,而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则持谨慎态度。

光大银行某副行长在业绩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今年计划加大房贷支持力度。建设银行副行长也表示,个人住房贷款受理量显著回升。然而,青岛银行等地方性商业银行则因考虑到个贷领域的不良问题,今年将以对公领域信贷投放为主,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持保守态度。

此外,江浙沪某上市银行内部人士也表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已非该行今年的业务重点。房地产市场的上升周期已近尾声,居民购房需求减弱。从风险管控角度出发,该行今年的信贷重点将与制造业相关,个贷领域则以消费贷为主。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