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住宅新规将落地,楼市房产迎来新变革
AI导读:
3月31日,住建部发布《住宅项目规范》,上海住建委也宣布9月1日起执行新版《住宅工程套内质量验收标准》。新版标准针对外墙渗漏、内墙质量等问题提出更细致的验收要求,并新增智能建筑等验收内容。同时,上海楼市中的好房子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层高、智能家居等成为新趋势。
前不久,“好房子”概念着实火了一阵,但你听说了吗?上海住宅新规也要来了,将影响楼市房产市场。
3月31日,万众期待的住建部《住宅项目规范》发布,正式明确“好房子”的设计标准。就在当天,上海市住建委也宣布,9月1日起执行新版《住宅工程套内质量验收标准》。
新版验收标准目前尚未公布全文。不过,根据我们从编制单位了解到的信息,主要有两个特点,问题导向、需求导向。
问题导向主要针对近年来上海房地产行业出现的新情况。比如,官方调研发现,现在小区业主反映的新房质量问题,普遍集中在外墙渗漏、内墙质量、地下停车库、室内地面、门窗,还有给排水与燃气这些方面。
因此,这版验收新标准针对这些问题,规定得更细致了。特别是针对工程质量投诉较为集中的外墙、外窗渗漏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验收要求,还新增了淋水试验、红外热像法这些检测方法。同时,还新增了对精装修住宅套内空间尺寸的测量要求,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报告、全装修住宅设置燃气泄漏报警系统,还有预埋件、柜体、家具等细部,也都增加了检查要求。
需求导向则关注智能住宅、绿色住宅等新兴领域。新版验收标准,对这些新生事物的质量进行监管。
比如,把《标准》中原来的章节“弱电工程”改为“智能建筑”,增加了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验收要求。像集成式厨房和卫生间、低温热水供应、新风系统等,《标准》也给出明确定义。
这些变化背后,其实是上海在引导智能住宅、新型生活方式融入千家万户。
上一次2017年版的标准中,上海对全装修房和一些当时比较时兴的建造技术、装修配置提出了验收要求。这几年,上海市新建住宅大量采用精装修交付,精装修配置中央空调和地暖的大量使用,智能家电设备的比例增加,住宅工程装配式技术应用增多。
怎么判断开发商有没有把“好房子”设计标准落实到位?靠的就是验收环节。可以说,提升住宅品质需要贯穿整个开发全生命周期。新版验收标准,就是从验收环节引导房企造质量更好的房子。
目前,“好房子”所具备的舒适、绿色、智慧等特色元素已然在楼市中初露端倪。比如,住宅设计新国标明确,住宅的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在上海,目前现行的最新版标准是2020年1月正式推行,明确住宅层高宜为2.8米,且不应大于3.6米。
上海几乎各区都有不少超过3米层高的楼盘。像龙湖、中企这些开发商,在企业设计标准中,也提到了更加关注户型通风、采光、门窗密闭性等,并且融合了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应用。
上海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让不少国内外开发商竞相投入。消费者要求高、选择多,不卷产品很难脱颖而出。随着住宅设计新国标落地,上海相关设计标准也有望得到优化,这将进一步促进行业洗牌和市场分化,倒逼房企从“成本博弈”转向“品质竞争”。
未来,住宅产品间的竞争会非常激烈,房企的竞争力可能也要更依赖产品力了。但对消费者而言,这般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催生的产品迭代与优化,无疑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优质选择,不失为一则利好消息。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