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三峡电厂在世界最大的水电站电力生产核心区广泛应用机器人,包括“健行者”和“天行者”等巡检机器人,以及“钢铁侠”压力钢管检测维护机器人,显著提高了巡检频次和效率,确保了电力生产和供应的稳定,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宜昌2月22日电题:三峡电厂“机器人编队”守护大国重器

  作者郭晓莹董晓斌苏凯琪

  在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三峡电站电力生产的核心区,机器人应用已全面铺开。这些高科技设备在保障电力生产安全和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三峡集团长江电力三峡电厂电气维修部发电分部技术师李叔麟通过电脑向“健行者”巡检机器人下达指令。这款半人高的机器人随即开始对三峡左岸电站500kV GIS开关站设备进行全方位巡检。凭借灵活的移动能力,它能在复杂环境中自由穿梭,精准抵达每个检测点进行数据采集,并实时上传至系统。

  “健行者”巡检机器人正在对三峡左岸电站500kV GIS开关站设备进行细致巡检。周星亮摄

  与此同时,在三峡左岸电站辅助盘室,名为“天行者”的电气二次盘柜巡检机器人正沿着天花板轨道有序巡检。它拥有可伸缩的“脖子”,搭载高清摄像头和温度检测仪,能够360°旋转,配合“自动开门器”,实现无死角巡检。此外,它还配备了多数据源融合的巡检系统,可24小时不间断自主巡检。

  “天行者”电气二次盘柜巡检机器人高效运行。董晓斌摄

  三峡电厂副总工程师吴礼贵表示,应用机器人巡检后,500kV GIS开关站和左岸电站辅助盘室的巡检频次显著提升,能够更早发现设备异常或故障。巡检机器人为消除缺陷争取了更多时间,确保了电力生产和供应的稳定。春节期间,三峡电厂日均发电量达1.70亿千瓦时,人机协作模式的优势得到彰显。

  三峡电厂机械水工维修部副主任专业师甘辉敏介绍,电厂已研发应用多种机器人,包括检测维护机器人、设备巡检机器人、水域作业机器人和智慧仓储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分别承担状态检测与维护、电气设备巡检、水下智能缺陷检测和水面异物清理以及仓储管理等工作。

  在三峡电站的庞大设施体系中,压力钢管是关键设备之一。三峡电厂自主研发的“钢铁侠”压力钢管检测维护机器人可在内壁360°自由爬行,实现焊缝和表面缺陷的精准检测与维护。

  “钢铁侠”压力钢管检测维护机器人高效作业。长江电力供图

  吴礼贵指出,传统压力钢管焊缝检测过程繁琐,需要7天时间。而现在使用“钢铁侠”机器人,仅需1天即可完成全流程作业,且能进行数据建模和自动记录检测结果,大幅减少了人工统计时间。

  三峡电厂已成立机器人虚拟分部,统筹全厂智能机器人研究应用,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发展迈向新高度。目前,部分成果已推广至三峡集团所属的长江流域梯级电站电力生产中。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