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金融监管局发布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推动金融服务创新升级
AI导读:
天津金融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天津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平稳,资产规模增长,存贷款增速较快,不良贷款率下降。同时,推动金融服务创新,包括“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试点和新市民金融服务,上线“天津新市民识别卡”,实现身份精准识别。
2月20日,天津金融监管局召开2025年第1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天津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贾晶磊介绍了当前天津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和监管重点工作情况,包括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存贷款保持较快增速、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保险业规模稳定增长等。
据悉,天津银行业总资产已达6.87万亿元,同比增长5.41%;存款同比增长7.93%,贷款同比增长3.84%。同时,天津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最低水平。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801.86亿元,同比增长3.86%。
天津金融监管局坚持“长牙带刺”,依法从严惩处金融市场违法违规行为,2024年对多家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和行政处罚,罚款金额合计高达6683.2万元。此外,该局还着力遏制“内卷式”竞争和恶性竞争,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在“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试点方面,天津金融监管局等部门推动发布了全国首个面向银行业的区域性投资机构清单,促进银投机构联动创新,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该清单已帮助88家科技创新企业通过投贷联动模式获得贷款14.23亿元。
未来,天津金融监管局将固化升级为“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并拓展投资机构筛选范围、银行业参与范围和清单应用方式,以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此外,天津金融监管局还积极创新新市民金融服务,通过解决跨区域金融服务难题、打造专属产品线和服务线、构建金融服务矩阵等方式,不断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天津金融监管局还联合市发展改革委上线了“天津新市民识别卡”,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新市民身份精准识别的省级地区。
下一步,天津金融监管局将继续从创新模式和打通堵点两个方面发力,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迭代升级,为新市民提供更加精准、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