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楼市新政后市场反应各异
AI导读: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调整优化楼市调控政策,记者走访发现市场反应冷热分化,新房售楼处人气提升,二手房带看量增加,但成交未大幅增长,买方观望情绪仍浓厚。
近日,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城市纷纷调整优化楼市调控政策,包括降低购房首付比例、下调住房贷款利率及调整普通住房标准。证券时报记者实地走访三地楼市,观察政策落地后的市场反应。
在北京,楼市新政后市场反应冷热分化,次新房更受关注。新政首个周末,部分区域带看和成交量增加,但“老破小”市场则较为冷清。丰台区某房产中介门店表示,新政后客户量明显增加,多为刚需年轻客户。东城区和西城区门店则反映,新政对“老破小”不友好,学区房客户更加观望。同时,有新房项目销售表现较好,如大兴区西红门板块的中建·玖玥府,首开劲销31.2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这次政策宽松看似对首付、月供有所调整,但实际上对于降首付的效果有限,贷款利率的下调也并未完全到位,导致市场成交拉动缓慢。此外,天气原因也影响了市场成交。
在上海,楼市政策调整后的首个周末,新房售楼处人气提升,二手房带看量也有所增加。奉贤区某楼盘售楼处人气不减,当天已签约5单。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2月16日上海新建商品房成交环比上涨5.8%,二手房成交增长11.48%。尽管带看量增加,但二手房成交并未大幅增长,多数房产中介认为买方观望情绪依然浓厚。
在深圳,楼市新政后,大户型和改善型需求为主,二手房市场量涨价稳。罗湖翠竹、福田莲花村片区多位房产中介经理表示,咨询和看房量环比明显上升,但价格保持稳定。同时,新房项目也在抓紧促销,部分区域甚至打起“价格战”。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表示,新政后市场持续消化,对行业仍有遐想空间。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