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段时间以来,多个重点城市的土地市场热度不减,苏州、杭州等地土拍溢价率走高。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央企、国企和地方国资仍是拿地主力。房企投资策略或加速转型,注重项目安全性与盈利确定性。

  近段时间以来,多个重点城市的土地市场热度不减。

  7月23日,苏州共有2宗地块开启限时竞价,分别位于园区双湖、吴中郭巷,地块总计出让面积为10.75万平方米,起拍总价49.64亿元。其中,园区双湖地块经过49轮竞拍,由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以总价46.67亿元竞得,成交楼面价65241.78元/平方米,溢价率8.74%,该地块成交楼面价刷新江苏省当前最高楼面价纪录。据悉,本次有6家房企参拍,多为头部央国企。

  中指研究院苏州分院高级分析师金珂表示,苏州土地市场整体呈现理性与热度并存的态势。随着核心区优质宅地供应收缩,土地市场将更趋“核心高热、外围承压”的分化格局。房企投资策略或加速向“精准化、高端化”转型,短期“低密地块+稀缺资源”组合地块或仍保持较高关注度。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当中,央企、国企和地方国资仍是主力,民企仅在重点深耕区域补充土储。绿城在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进入前十,在杭州、苏州位列前三。

  而在7月22日,杭州出让两宗住宅用地,分别位于余杭区北部新城和拱墅区石桥,出让起始总价为15.23亿元,最终两宗地块均溢价成交,共揽金18.98亿元,平均溢价率也达到24.6%。

  对于重点城市的土拍溢价率走高,深圳一家大型房企的营销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得益于自去年三季度各地推出的一揽子楼市优化政策,对市场产生刺激效应,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楼市开始摆脱低迷态势,土地市场的信心开始修复。此外,自去年以来各地土拍市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土拍规则迎来大调整,包括取消竞拍限价、恢复“价高者得”的竞拍规则等。随着土拍规则的调整,叠加新房市场信心回归,各大房企参拍积极性得到提振。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热点城市土地出让均呈现小型化、位置在中心区域且利润确定性较强,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变化快,只有小地块才能满足尽快开发、尽快销售等要求,同时缩短开发周期以提振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

  中指研究院认为,短期来看房企当下更加注重项目的安全性与盈利确定性,北上深杭等热点城市核心地块,凭借稀缺属性预计仍将频现高溢价成交,成为房企争夺的焦点。不过,房企仍需避免获取高价地,防止因单价过高,为项目后续开发带来挑战。下半年,各地在供地端的“缩量提质”模式仍将延续,北上深、杭州、成都等热点城市核心地块凭借稀缺属性或将保持高溢价成交,而多数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则继续以底价成交为主,部分城市可能通过优化供地结构、降低起拍价格等方式吸引房企投资布局。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