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赁条例》施行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AI导读:
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业内认为该条例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盘活存量资产,增强住房租赁企业发展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记者高婷、李文哲)日前,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业内人士认为,《条例》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让住房租赁企业更加充满了发展信心,将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条例》具有“民生”底色,各方权益有法可依
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秘书长赵庆祥说,“《条例》对租赁住房合规要求、租赁合同实名签订、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不得强制解约和腾房,以及不得擅自进入租赁住房和个人信息保护等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作出相应规定,是一部具有‘民生’底色的法规。”

图为深圳市龙华区元芬村的一间待租青年公寓(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一家住房租赁企业的受访人士认为,《条例》利好租赁行业健康发展,市场相关各方权益都能得到保障且有法可依,尤其是加强了对承租人的权益保护。《条例》还有利于出清不规范的企业和个人出租人,业内对此期待已久。
租赁服务平台贝壳惠居表示,《条例》为整个住房租赁行业提供了更加明确的规范和指引,不仅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减少不正当竞争,也让企业更加充满了发展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对住房租赁企业和经纪机构的管理分别作出规定。“这有利于住房租赁行业的专业化分工,对进一步提升行业的规范化水平和法治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赵庆祥说。
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住房租赁行业大有可为
《条例》第五条指出,国家鼓励居民家庭将自有房源用于租赁,支持企业盘活改造老旧厂房、商业办公用房、自持商品住房等用于租赁,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
赵庆祥说,房地产市场已由大规模开发建设转向存量住房的高效利用和充分使用,住房租赁是提升存量住房使用效率的主要方式,也是将低效闲置物业按照最佳用途进行改造升级的主要方向。
郑州城发安居是一家收购、改造、运营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陈显刚说,目前房地产市场空置房源除了成套住宅,还有大量商业公寓、写字楼等,急需盘活。建议各地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时,可优先考虑商业公寓项目,这些项目由于位置较好、单价较低,租金收益率远高于成套住宅。“商业公寓和写字楼等非住宅闲置房屋,通过‘非居改租’认定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可实现民用水电价格,在合适位置提供不同需求租赁住房,满足职住平衡需要。”陈显刚说。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说,近两年,部分城市“非居改租”“收储转租”等取得一定进展,在增加租赁住房供给的同时,有效盘活了存量低效资产。但是,还应关注“非居改租”仍面临改造成本高、用地性质或物业用途变更难、消防报批难等问题,配套政策有待进一步优化。
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条例》第十四条明确,国家完善政策措施,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
58安居客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点城市租金房价比升至2.17%,核心城市优质租赁资产投资回报率接近5年定存利率,大量长期资本正在不断进入。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说,未来5年,能够整合政策资源、优化融资结构、提升运营效率的企业将成为市场主导者。
据悉,由郑州城发安居打造的郑好办App整合全市住房租赁大市场,实现住房租赁企业、经纪公司、业主、租客全部在线签约缴费,自动实现租赁备案,打通了住房公积金提取通道,并通过大数据+AI技术赋能住房租赁行业发展。
从市场化、专业化的政策导向来看,曹晶晶认为,我国长租公寓企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推动专业的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将有助于提升住房租赁产品品质、服务质量,促进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
张波表示,《条例》实施后,租赁住房供给将形成“政府保障+市场主体”双轨制。一方面,保障性租赁住房将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非居改租”等方式快速扩容;另一方面,市场化主体将通过长租社区开发、存量资产盘活等方式占据主导地位。
赵庆祥认为,应尽快细化《条例》相关规定,研究制定开业信息报送、自然人转租经营、住房租赁资金监管的具体规定,制定并发布住房租赁合同、住房租赁经纪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规定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标准等。
(文章来源:新华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