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入市再迎政策利好,长期投资试点规模扩大
AI导读:
保险资金入市迎来政策利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推出扩大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等措施,有望吸引更多保险资金入市,为资本市场注入增量资金,增强市场稳定性。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保险资金入市再次迎来政策利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5月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提及的下一步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三条措施备受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金融监管总局推出的系列举措,将显著提升保险公司的投资积极性,有望进一步吸引保险资金入市,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压舱石”作用。
在扩大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方面,李云泽透露,将再批复600亿元试点资金,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自2023年10月启动以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规模已达2220亿元,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也由首批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扩展至太平洋人寿、泰康人寿等多家公司。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的推进,不仅有助于发挥保险资金长期优势,实现保值增值,还能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据悉,首批500亿元试点资金已全部落地,第二批试点公司正加速推进相关工作。
此外,李云泽还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股票投资风险因子再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并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风险因子的下调意味着保险公司资本使用效率提高,有望提升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比例上限。业内人士分析,若沪深300股票风险因子下调10%,在50%配置假设下,股市增量资金或超千亿元。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优化险资权益投资环境,推动保险资金入市。随着一系列政策利好的释放,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有望继续提升,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中长期增量资金。
截至2024年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3.26万亿元,其中股票配置余额和占比均较2023年同期提升,显示保险资金入市步伐加快。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