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非上市财险公司业绩数据揭晓,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回暖。近6成险企综合成本率实现优化,但仍有部分险企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比亚迪财险等新能源车险布局者面临经营挑战,政策推动有望降低新能源车险经营成本。

  蓝鲸新闻2月8日讯保险行业盈利能力整体复苏的背景下,财险公司同样迎来了业绩的积极转变。2024年,非上市财险公司的业绩数据纷纷揭晓,与人身险公司一样,其利润端也呈现出向好的态势。

  根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已披露利润数据的75家财险公司共计实现了52.6亿元的净利润。其中,具有可比数据的74家财险公司合计净利润更是达到了77.2亿元,同比增长约57%。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财险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也反映出各公司在优化经营策略、提高盈利能力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利润普遍回暖,但多数险企仍处于微利状态

  随着保险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公布,非上市财险公司的全年业绩也随之浮出水面。总体来看,75家披露利润数据的财险公司中,有58家在2024年实现了盈利。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行业整体利润上行,但多数险企的盈利规模并不大。在这58家盈利的财险公司中,仅有1家净利润超过10亿元,3家超过5亿元,而38家的净利润则不足亿元。

  具体来看,国寿财险以19亿元的净利润稳居非上市财险公司榜首,同比增长37%。同时,其保费收入和支付赔款也分别达到了1109.26亿元和767.79亿元,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1.62%。紧随其后的中华联合财险、英大泰和财险和鼎和财险则分别实现了9.44亿元、8.78亿元和7亿元的净利润。虽然英大泰和财险和鼎和财险的净利润较上年有所下滑,但仍位列行业前列。

  此外,紫金财险和中原农险的盈利在2024年也实现了大幅增长,分别达到了4.83亿元和4.22亿元。华泰财险的盈利能力则保持稳定,全年实现4.03亿元的净利润。值得一提的是,专业农业保险机构如国元农险、阳光农险和安华农险等也呈现出利润增长的趋势。

  然而,在行业利润整体上行的同时,仍有不少险企处于微利状态。其中,不乏一些在近年来实现扭亏为盈的险企。例如,大家财险在2023年亏损3.45亿元后,2024年成功实现0.25亿元的净利润;而燕赵财险则在2023年亏损超4.5亿元后,于2024年实现0.04亿元的盈利。

  在财险业马太效应严重的情况下,中小财险公司在体量、服务网络和经营成本等方面均面临较大挑战。但近年来,这些公司不断探路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寻求稳健发展。尽管如此,仍有部分险企在亏损榜单上占据一席之地。其中,申能财险在2024年出现了24.57亿元的净亏损。作为新设立的财险公司,申能财险在受让天安财险的保险业务后,仍需面对诸多挑战。

  此外,亚太财险、诚泰财险、比亚迪财险、现代财险和前海财险等公司在2024年也亏损达到亿元级别。

(非上市财险公司2024年净利润,单位:亿元;制表:蓝鲸新闻)

  近6成险企综合成本率优化,比亚迪财险仍需努力

  2024年非上市财险公司利润的整体回暖背后,与投资端收益向好以及承保端成本的把控密不可分。据业内统计,非上市财险公司2024年度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96%,同比提高1.83个百分点。同时,在承保端方面,共有42家非上市财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数据实现优化,占有可查数据险企的58%。

  从数据来看,剔除数据不适用的劳合社后,综合成本率高于100%的险企共有54家,低于100%的则有20家。其中,17家财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高于110%,显示出较高的经营成本。而比亚迪财险作为新入局者,其综合成本率在2024年高达308.81%,虽然较2023年有明显优化,但仍远高于行业平均数据。

  比亚迪财险的高综合成本率主要与其新能源车险业务相关。作为新能源车险布局者的观察样本,比亚迪财险在承接易安财险业务的同时,也面临着新能源车险经营持续亏损等问题。然而,随着政策的推动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新能源车险的经营成本有望得到有效压降。

(非上市财险公司2024年综合成本率;制表:蓝鲸新闻)

  除了比亚迪财险外,广东能源自保和渔业互助保险的综合成本率也相对较高,分别为219.48%和194.53%。这主要与这些公司的机构属性和业务范围相关。而太平科技保险的综合成本率虽然也较高,但较上年已有明显调降。

  与此同时,一些外资和大型企业的专属保险公司则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成本率。例如,美亚财险、中铁自保、苏黎世保险、日本财险、中石油专属保险、东京海上和中远海运等公司的综合成本率均未超过90%,在承保端实现了盈利。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经重新撰写与优化,以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