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预定利率进入“1”时代 分红险转型成新趋势
AI导读:
随着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政策落地,保险产品进入“1”时代。分红险因保底收益降幅小,有望成市场新主角。头部险企提高分红险占比,行业全面转向分红险。但转型也带来挑战,需险企提升投资能力与代理人专业素质。
随着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政策正式落地,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进入“1”时代。多家头部险企公告显示,普通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从2.5%下调至2.0%,分红型寿险的保证利率上限由2.0%降至1.75%。这一调整使传统寿险的吸引力大幅下滑,而分红险由于保底收益降幅较小,反而相对凸显优势,有望成为寿险市场的新主角。因此业内普遍将此次利率调整视为全面转型分红险的号角。
监管要求各公司在8月末前完成新旧产品切换,各大险企纷纷闻风而动。可以预见,传统寿险“退居二线”,分红险时代正在到来。今年年初以来,“分红险转型”已在行业内被提及多次,不少公司早已开始未雨绸缪。部分公司并未等待监管命令,而是提前着手布局低利率的新产品,以抢占先机。
从上市险企近期发布的数据看,头部公司均已在新单业务中大幅提高了分红险占比。无论是头部险企还是其他主要同业,均已明确将分红险定位为驱动未来业务增长的核心动力。这股热潮预计将迅速扩展到更多保险公司,带动分红险新产品供给快速增加。如今政策尘埃落定,各家公司更是全力跑步入场,行业呈现出全面转向分红险的趋势。
从成熟市场经验看,香港寿险业分红产品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其保证利率常年在1%以下,却依然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根据招商证券的研究测算,假设未来三年全行业分红险新单保费占比稳步提升至50%,预计将带来累计超过1.8万亿元的增量保费。可以说,谁能更快地在分红险市场中确立稳固地位,谁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预定利率进入“1时代”,是监管防范风险和险企降低负债成本的双向奔赴。为了从源头上降低风险,自2023年以来保险业已陆续下调新业务的定价利率,加上此次调整,短短两年多时间传统寿险预定利率合计下调了150个基点。华泰证券研报指出,这大幅降低了新单资金成本,对防范利差损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过,分红险保底利率定为1.75%,这一数值与传统险2.0%的利率差距不大,对降低负债成本并无益处。但此举能让客户觉得分红险保底收益与传统险2.0%的固定收益产品相差无几,从而更愿意购买分红险,降低了分红险的销售难度,增强了其吸引力。
“1时代”的到来固然有利于防范风险、引导转型,但对寿险业而言短期内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阵痛。分红险产品结构复杂,利益演示涉及保底利率和浮动分红,对一线代理人专业素质要求极高。其次,资产端压力大。分红险采用“保底+浮动”的利益分配模式,这意味着保险公司需要有更强的投资能力来实现可观的浮动收益,否则客户难以获得预期回报。
分红险的浪潮固然已起,但真正驶入深水区后才发现,这是一场牵动产品定价、资产配置、销售体系、客户教育与监管框架的系统性跃迁。换言之,分红险转型不是一次短跑冲刺,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谁能在艰难爬坡中保持资本实力与专业定力,谁就能在未来低利率常态下赢得真正的可持续增长。(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