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上半年业绩:净利润大增242%
AI导读:
据统计,58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276.47亿元,净利润286.41亿元,均同比上升,净利润同比大增242%。行业呈现马太效应,泰康人寿等头部险企表现突出。
合计实现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大增242%
随着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随之揭晓。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8月4日,已有58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披露了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58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276.47亿元,实现净利润286.41亿元,均同比上升。其中,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242%。
受访专家认为,今年人身险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增主要受产品转型降低负债成本、市场回暖带动投资收益回升等因素影响。长期来看,人身险公司需探索新发展模式,降低负债成本,丰富盈利来源,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经营发展。
实现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受产品转型、投资收益回升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险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均同比上涨,其中净利润增长尤为显著。
记者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截至8月4日,已有60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披露了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2家险企因不适用等因素未披露保险业务收入或净利润,共58家险企同时披露了上述两项核心经营指标。
保险业务收入方面,今年上半年,58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276.47亿元,同比有所上升。具体来看,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泰康人寿”)、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人寿”)保险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分别以1309.73亿元、1180.72亿元暂列第一、第二。
净利润方面,今年上半年,58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286.41亿元,同比增超200%。其中,37家险企实现盈利,合计盈利329.14亿元,盈利公司数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21家险企出现亏损,合计亏损额为42.73亿元。从同比趋势来看,32家险企净利润同比上升,占已披露相关数据险企的55%。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保险咨询主管合伙人周瑾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一方面,今年上半年,保险公司普遍调整产品定价和业务结构,通过下调产品预定利率和转型分红型产品以降低刚性负债成本;另一方面,股票市场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强劲复苏态势,加上保险公司不断增持权益投资,股票投资收益整体表现较好。
马太效应显著
从整体数据看,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在业务规模和净利润上均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
保险业务收入方面,泰康人寿、中邮人寿遥遥领先,均超过1000亿元,排名第三的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为338.03亿元。
净利润方面,非上市人身险公司的增势也主要由头部险企带动。泰康人寿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59.98亿元,占58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总净利润的56%。今年上半年,泰康人寿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64.6%,为已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净利润总额贡献了近一半的增长。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表示,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出现马太效应,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当前预定利率下调的背景下,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相比之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头部险企;二是头部保险公司的经济规模较大,其增值服务相对全面,这也增强了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在徐昱琛看来,中小险企应通过深耕细分市场,经营特色化产品和服务来增强自身竞争力。例如,通过产品转型、提供居家养老等服务权益、增加健康保险附加值服务等方式,优化产品供给,实现破局。
7月份,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触发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机制。多家保险公司发布公告,相应下调新备案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超过预定利率(包含最低保证利率)的产品将于8月31日24时起停售。
对于人身险公司而言,如何在预定利率持续下调的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经营和发展成为重要课题。展望未来,周瑾表示,顺应利率下行趋势,人身险公司应积极主动地降低负债成本,不仅满足行业预定利率上限标准和生效日期,更要从自身投资能力和成本核算的角度出发,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和定价利率。同时,要丰富盈利来源,通过客群选择、渠道调整、费用管理、运营优化等手段,减少对单一利差的依赖,从而降低利率下行带来的压力。长期来看,人身险公司更要探索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模式,面向客户的真实需求,改变客户经营理念,重塑能力体系,实现客户、股东、员工和社会多方利益共赢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