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险资入市动作频繁,一月内7家险资出手买入标的资产。银行股受险资青睐,中国平安等公司持续增持。低利率周期下,险资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收益,银行股成理想投资标的。

  险资入市正在持续推进,近日又有两家险资出手。7月25日,弘康人寿买入3038.6万股郑州银行H股,7月28日,平安资产买入374.25万股招商银行H股。据统计,一月内已有7家险资数度出手买入标的资产,涉及8只股票,涵盖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能源等多个领域。

  其中,银行股受到多家险资青睐,中国平安、新华人寿、瑞众人寿、弘康人寿均在今年买入银行股。中国平安目前重仓持有5只港股银行股,今年以来持续增持其中四只港股银行股,堪称“扫货式”买入。经估算,中国平安累计耗资超千亿港元买入港股银行股,按7月30日收盘价计算,所持五只港股银行股市值超2600亿港元。

  一位保险资管公司投资人士表示,低利率周期下,高收益优质资产稀缺,叠加新会计准则实施等因素,保险行业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加大,保险公司有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投资收益的现实需求。对于大体量资金来说,银行股是比较理想的投资标的。

  从股票表现来看,银行股自去年9月底以来启动一波长牛行情,为投资机构带来较好收益。虽然7月中旬以来银行股有所回调,但早期买入仍有较大的安全边际。以中国平安买入招商银行H股为例,公司上半年买入招商银行H股数量达到了4.61亿股,耗资超200亿港元,以7月30日收盘价计算,浮盈约26亿港元。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