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合规监管升级,沪粤浙等地私募机构启动自查自纠
AI导读:
近日,上海、广东、浙江等多地证监会下发私募机构自查自纠通知,要求私募机构进行合规培训和自评自纠,重点关注管理人规范性、募资行为、投资运作合规性及内部控制等。多地证监局将抽查自查结果,对违规机构依法从严处理。
近日,记者了解到,包括上海、广东、浙江、贵州、河南等多地证监会下发了自查自纠工作通知。一位上海的私募从业者告诉记者,“已经收到通知,目前正在做准备”。他透露,上海私募自评自纠的截止日期定为6月15日。
记者经多方确认获悉,本次上海私募自评自纠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组织集中学习、参与合规培训和开展自评自纠。其中,自评自纠主要涵盖三大方面。
第一,公司基本情况,检查是否有固定办公场所、专职员工人数是否达标、公司高层变更是否及时备案以及是否涉足冲突或无关业务等。
第二,基金运行情况,涵盖宣传推介、风险评级、合格投资者确认、适当性评估、投资运作、材料保存等多个环节。针对不同类型基金,如股权创投类、证券类(主观策略)、证券类(量化策略),提出具体自评要求。
第三,未备案合伙企业展业情况,涉及设立目的、实际经营情况、业务专业化程度、资金募集与对外投资等方面。
多地掀起自查风暴
与此同时,广东省也发布了《关于开展辖区私募机构规范发展活动的通知》,要求辖区私募机构在5月31日前完成自查。重点检查业务合规性、登记备案信息的真实性、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等。
上海发布自查通知后,5月13日,浙江证监局也发布了《关于开展浙江辖区2025年促进私募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的通知》,要求5月30日前完成自查,排查“募、投、管、退”各环节问题。
贵州和河南亦早已下发自查通知,分别聚焦募集行为、投资运作合规性及未备案合伙企业等问题,以及业务合规性、信息披露真实性等。
本次合规监管风暴深入业务实质,主要关注管理人规范性、募资行为、投资运作合规性、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
合规升级,多地抽查自查结果
上海私募从业者表示,本次自查要求变化不大,但增加了抽查环节,机构重视程度提高。
自查通知明确,将结合日常监管,通过走访、现场检查等方式抽查,对落实不到位或仍存在违规情况的机构,将依法从严处理。
河南证监局亦指出,将对自查底稿进行审阅,并与日常监管信息比对分析。
另一上海私募从业者称,自查自纠年年有,频率因地区而异,这是上海今年的首次。她认为,自查内容主要涉及日常工作留痕和内部合规管理,做好日常工作即可。
她分析,监管收紧旨在加速出清小微不合规私募。截至2025年4月底,全国已有451家私募注销,其中超90%为管理规模小于5000万元的中小私募。背后原因包括中基协新规提高募集门槛、监管对合规投入要求更高等。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私募合规监管升级,沪粤浙等多地私募机构迎自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