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债券型ETF市场规模持续攀升,现已成功跨越2500亿元大关。信用债ETF成为增长重要力量,未来国内债券ETF仍有巨大发展潜力,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

今年以来,债券型ETF规模持续攀升,现已成功跨越2500亿元大关,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近年来,国内债券ETF市场蓬勃发展,2024年5月规模已破千亿,2025年2月更是突破2000亿大关,截至目前,最新规模已成功站上2500亿元的新台阶。”业内人士指出。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国内股票ETF及海外成熟市场,国内债券ETF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

迅猛增长

自2013年3月5日,国内首只债券ETF——国泰上证5年期债券ETF问世以来,债券ETF市场曾一度发展迟缓,前五年总共仅发行了3只产品。

然而,近年来,债券ETF市场驶入快车道。2024年5月17日,债券ETF规模首次破千亿。随后,不到9个月的时间,2025年2月7日,债券ETF规模再度跃升至2000亿元。又过了3个月,至5月9日,债券型ETF总规模已达到2531.29亿元,实现了新的跨越。

Wind数据显示,债券型ETF规模从年初的1739.73亿元,增至5月9日的2531.29亿元,增长了791.56亿元,增幅高达45.50%。

事实上,年内国内债券型ETF的规模持续稳步攀升:从年初的1739.73亿元,至1月末上升至1920.46亿元,2月末达2041.11亿元,3月末为2181.31亿元,4月末增至2476.37亿元,直至5月9日达到2531.29亿元。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信用债ETF近期也突破了千亿大关,成为推动债券型ETF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2025年之前,市场上仅有3只信用债ETF。但今年1月,市场迎来了8只基准做市公司债(信用债)ETF的发行,合计募资高达217.10亿元。这些ETF在上市后规模迅速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这8只基准做市公司债(信用债)ETF的总规模已攀升至415.34亿元,相比上市之初增长了91.31%。

全市场信用债ETF总规模也从去年年末的540.74亿元,增长至5月12日的1111.31亿元,规模翻倍,成为当前债券ETF中规模最大的品类。

对于今年债券型ETF规模的显著增长,格上基金研究员蒋睿认为背后有三大原因:一是被动指数投资因交易成本低、效率高而备受投资者青睐,债券型ETF作为债券市场投资工具同样受益;二是化债背景下,城投债投资同质化增强,指数基金分散且流动性好的特点更便于管理;三是经过三年债券“牛市”,投资者对债市的了解加深,操作利率债ETF的投资者增多。

信用债ETF大成基金经理万晓慧也指出,债券ETF相较于普通债券型基金具备多重优势,如多元化风险管理工具、流动性管理及投资替代、费率低且持仓透明、二级市场交易活跃等。

“近年来,国内债券ETF市场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攀升。但与国内股票ETF及海外成熟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万晓慧表示。

国泰基金认为,债券型ETF凭借持仓透明、交易灵活、风险可控等特性,正逐渐成为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随着居民资产配置从存款向权益类资产转移,债券ETF有望成为连接传统储蓄与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

“未来,债券ETF的创新将聚焦于产品多元化和策略精细化。一方面,通过细分债券品种(如城投债、可转债)和久期区间,满足投资者对风险收益特征的差异化需求;另一方面,结合衍生工具开发增强型产品,提升收益潜力。”国泰基金指出。

债市展望

尽管债基今年遭遇挫折,但不少机构仍对后市持乐观态度。

上海证券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债券基金规模减少4355亿元至6.44万亿元,降幅6.3%。其中,纯债基金规模减少4902亿元至3.81万亿元,降幅11.4%。指数债券基金和偏债混合基金规模分别环比下降4.9%和4.8%,偏债混合基金已连续13个季度规模缩水。一季度规模上涨的是普通债券基金(+8.2%)和可转债基金(+8.2%)。

从业绩来看,2025年一季度,债基收益表现欠佳。长期纯债基金、中短期纯债基金和短期纯债基金一季度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0.19%、0.14%和0.25%,环比下降2.05%、0.97%和0.63%。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年内万得债券型基金总指数为0.59%。

蒋睿分析指出,今年债基业绩波动加大,主要原因是利率下行至当前位置后波动有所放大。

“今年一季度,债券市场略显反常,资金面异常紧张。进入5月,央行宣布降准降息,但长债走势仍显纠结,原因是市场的风险偏好发生了变化。”蒋睿表示。

“展望未来,低利率环境或长期维持,利率下行趋势仍在,但可能不会如2023—2024年那般连贯。‘固收+’基金表现或略优于纯债基金。”蒋睿说。

对于后市,万晓慧表示,近期货币政策重新释放出适度宽松的信号,人民币贬值单边预期已基本消退,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仍然较大。

万晓慧分析指出,3月份以来,资金价格已逐步转松。随着央行降准降息的落地,短端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对长端利率形成支撑。因此,她认为债市收益率中枢下行的方向并未改变,对后续债基走势持乐观态度。

国泰基金认为,央行降准降息兑现了前期货币政策预期,体现了央行延续适度宽松的取向,对市场整体构成利好。短期来看,短端品种和信用债将受益于资金利率下行,而长债则可能因降息力度有限而呈现震荡态势。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