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红利主题基金暂停大额申购,包括中欧基金和西部利得基金等。公募认为,在公募新规下,红利资产的稳健收益属性更具吸引力,或迎来配置良机。但投资者需警惕交易拥挤风险和风格切换风险。

最近市场持续震荡,低估值、基本面稳健的红利资产热度再起。日前,多只红利主题的权益基金宣布限购。公募认为,在公募新规提出的强对标基准的业绩考核机制下,红利资产的稳健收益属性更具吸引力,或迎来配置良机。

多只红利基金限购

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红利主题基金暂停大额申购。中欧基金公告称,5月12日起,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限购50万元,以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西部利得基金也公告,旗下西部利得央企优选股票自5月12日起,暂停1000万元以上的申购业务。

此外,一些红利类指数基金也开始限购,例如,广发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 ETF发起式联接自5月9日起限购10万元。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市场震荡,红利资产吸引力彰显。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二季度以来上涨1.85%,跑赢同期大盘指数。

基金管理人选择暂停大额申购,旨在防止大量资金进入摊薄持有人收益,保持基金规模稳定,保障组合投资运作的稳健性。

红利资产配置良机

从近1年来看,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上涨14.20%,红利基金总规模也再创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红利基金总规模达2513.67亿元。中证红利的股债性价比已达到近十年99%分位数,长线资金加仓预期强。

国投瑞银基金表示,红利策略聚焦现金流稳定、经营健康的优质企业,兼具防御性与价值属性。在利率走低、社保等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高股息资产的吸引力有望提升。方正证券研报指出,在强对标基准的业绩考核机制下,红利资产或迎来配置良机。持有红利资产较沪深300等宽基指数有着较高的胜率。

泰康基金建议,针对红利类资产开展定投时,可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定投金额,摊薄持仓成本。同时,需警惕交易拥挤风险和风格切换风险,若市场转向交易“顺周期”或“高弹性”板块,红利类资产的超额收益可能转负。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