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引领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5月9日,浦银安盛基金宣布调整旗下三只债基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成为首批响应《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公募产品。此举旨在适应市场变化,准确反映投资目标,便于投资者评估业绩,保护投资者权益。
【导读】响应《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首批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引领行业新风。
5月9日,浦银安盛基金宣布调整旗下三只债基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成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以来,首批积极响应并付诸实践的公募产品。
三只债基产品业绩基准迎新变
浦银安盛基金为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权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经与各基金托管人协商,自2025年5月9日起对浦银安盛稳健增利、浦银安盛悦享30天持有、浦银安盛双债增强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变更,并修订相应《基金合同》条款。

具体来看,浦银安盛稳健增利的业绩比较基准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85%+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10%”。

浦银安盛悦享30天持有的业绩比较基准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1年以下)指数收益率*80%+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10%+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10%”。

浦银安盛双债增强的业绩比较基准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55%+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3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10%”。

公募行业基准选用将更严谨
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年内共有109只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其中主动权益类基金43只,FOF 41只,纯债基金12只。基金公司调整细化业绩比较基准,旨在适应市场变化,准确反映投资目标,便于投资者评估业绩,保护投资者权益。
部分产品如建信信息产业,业绩比较基准由沪深300指数调整为中证TMT产业主题指数,体现行业风格导向。
监管部门历来重视基金投资风格漂移,自2002年起便要求设置业绩比较基准,并不断完善相关规定。证监会《行动方案》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引导行业严谨选用基准,保障产品风格稳定。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