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9日,浦银安盛基金旗下多只公募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成为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后首批变更的公募产品。该方案旨在提高基金产品的投资透明度,降低投资者的选基难度。今年以来,变更业绩比较基准的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已超百只,中证A500等指数也被纳入业绩比较基准范围。

5月9日,浦银安盛基金旗下多只公募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成为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后首批变更业绩比较基准的公募产品。该《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旨在提高基金产品的投资透明度,降低投资者的选基难度。

多家业内机构积极响应,浦银安盛基金率先发布公告,为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权益,决定自5月9日起变更旗下多只公募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例如,浦银安盛稳健增利的业绩比较基准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85%+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10%”;浦银安盛悦享30天持有的业绩比较基准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1年以下)指数收益率*80%+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10%+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10%”;浦银安盛双债增强的业绩比较基准则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55%+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3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10%”。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变更业绩比较基准的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已超百只,其中多资产组合产品成为变更的主要对象。值得注意的是,中证A500等指数也被纳入业绩比较基准的范围,部分公募产品选择其作为业绩比较基准的标的指数。此外,一些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由单一指数变更为不同指数的加权复合,进一步细化了业绩比较基准,使其更能合理、客观地反映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

基于政策对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的强调,预计基金在设置业绩比较基准上会更为谨慎,产品评价和筛选逻辑也将由贝塔收益向阿尔法收益转变。中信建投金融工程及基金研究团队认为,进一步加强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并结合长期的考核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有利于提高基金产品的投资透明度,降低投资者的选基难度。然而,考虑到存量产品数量庞杂,业绩比较基准的规范或将逐步推进。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