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助力行业变革
AI导读: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旨在通过优化收费模式、强化利益绑定等举措,促使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方案提出推行浮动管理费基金,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提升市场活力,壮大权益基金创新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裴利瑞吴琦
公募基金迎来重大行业变革。
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方案》直击行业痛点,旨在通过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的能力、提高公募基金权益投资的规模和稳定性等,促使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拐点”。
在《方案》发布后,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多家基金公司,解读《方案》的行业意义。受访基金公司表示,《方案》为公募基金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未来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将更加紧密绑定,投资者回报、基金公司报酬和投研人员激励将更为统一。公募基金行业将更加突出投资人利益导向,以更合理的收费机制与更多的创新产品,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扭转“旱涝保收”局面,推行浮动管理费基金
《方案》首要重点是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改革基金运营模式,建立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优化主动权益基金收费模式,通过浮动管理费机制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
《方案》特别提到,要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对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的产品业绩表现确定管理费率水平。
据悉,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将会上报首批费率创新型基金,按照投资者、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间、持有期间的年化收益率来分档收取管理费。
证监会表示,未来一年内,将引导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试行一年后,评估并优化完善,逐步全面推开。
国泰基金表示,本次收费模式强化了业绩比较基准的“锚定作用”,将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浮动管理费模式要求基金公司将投研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创造更优异的业绩来获取更高回报。对于投资者来说,该模式引导其树立长期投资理念,更加关注基金的长期业绩稳定性与投资策略的可持续性。
完善评价机制,考核体系以投资收益为核心
另一重点是,《方案》要求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从绩效考核、分类评价、薪酬管理等多个维度全面强化长周期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
比如,要求基金公司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适当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的考核权重。对基金公司股东和董事会对公司高管的考核,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对基金经理的考核,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对基金投资收益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其中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此外,《方案》还督促基金公司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强化基金公司、高管与基金经理的强制跟投比例与锁定期要求。
提升市场活力,壮大权益基金创新发展
权益类基金的发展壮大,能为A股的平稳运行发挥“压舱石”作用。《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监管引导与制度供给,推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发展。
比如,积极支持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创新发展,研究推出更多与基金业绩挂钩、投资者回报绑定、鼓励长期持有的浮动费率基金产品;大力发展各类场内外指数基金,持续丰富符合国家战略和发展导向的主题投资股票指数基金。
此外,《方案》还表示将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安排,实施股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注册机制。
提高投资者服务能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方案》明确要求公募机构提升服务投资者水平,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
比如,支持优质头部基金公司创新发展业务;制定中小基金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方案,支持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此外,还支持基金公司市场化并购重组,推动严重违规机构依法出清。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