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发行回暖,电子医药受机构青睐
AI导读:
私募基金发行市场持续回暖,4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发行数量超1000只,环比增长超10%。私募调研节奏显著加快,电子和医药生物板块受青睐。机构看好中国资产长期价值,科技与医药成为重点研究和布局方向。
私募基金多项数据迎来积极变化。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4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发行数量超1000只,相比3月增长超10%,实现连续两个月正增长。与此同时,私募“翻石头”节奏也显著加快,4月整体调研频次环比增超100%,电子和医药生物板块受青睐。业内人士指出,随着A股结构性机会的持续演绎,增量资金有望加速进场,中国资产配置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私募发行市场持续回暖
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4月合计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166只,较3月备案数量增长近12%。其中,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备案数量为757只,占比高达64.92%;多资产策略和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产品则分别备案166只和132只,占比依次为14.24%、11.32%;组合基金和债券策略产品新备案数量占比均不足5%。私募基金发行市场呈现出积极的回暖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私募发行市场便显现回暖迹象。中基协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达1423只,规模为631.3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数量为1072只,规模为329.78亿元。而在2月,新备案私募基金规模仅为314.01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规模仅为152.11亿元。
随着资金情绪的回暖,主动封盘现象再现私募江湖。近日,杭州龙旗科技旗下量化择时产品于4月底阶段性封盘。杭州龙旗科技相关人士透露,今年以来,认购量化多头策略产品的资金较去年明显增多,但考虑到投资者利益和策略容量,公司决定对量化择时产品封盘。
“今年以来明显感觉资金情绪转暖,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A股持续演绎结构性机会,提振了市场信心;二是股票策略私募业绩亮眼,赚钱效应的显现吸引资金加快了入市步伐。”沪上某私募研究员表示。
调研节奏显著加快
增量资金加快进场的同时,私募调研节奏也显著提速。第三方平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当月共有1189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与A股上市公司调研,覆盖27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639只个股,合计调研频次达7647次,较3月的3513次大幅增长117.68%。
多位业内人士称,调研频次显著提升,一方面源于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密集披露,另一方面源于机构对于中国资产的乐观预期。
相聚资本创始人梁辉认为,投资最终看的是企业长期价值的折现,全球近期变化只是加剧了短期不确定性,从而使得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但中长期来看,中国人工智能、制造业等很多优势产业并不受影响,叠加当前市场估值再度回归相对低位,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反而在增强。
“在投资世界里,不变的是寻找具备较高性价比的优秀企业。经历了近期的回调之后,原本估值有优势的中国资产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边际,此时‘在场’无比重要。”勤辰资产基金经理林森也表示。
科技与医药受青睐
从投资机会来看,科技与医药板块是机构重点研究和布局方向。据统计,4月共有117只个股获得私募超过20次的调研,其中调研热度前十的个股获得超64次调研。电子板块企业在前十榜单中占据半壁江山,如立讯精密和澜起科技分别以186次和109次的私募调研频次位居前二。此外,水晶光电、安克创新和中科飞测等电子行业个股也跻身前十。医药生物行业同样受到私募机构青睐,华东医药和开立医疗双双入围调研热度前十榜单。

多位知名私募人士认为,中期来看,中国科技产业的竞争力仍在快速上升,后续可能进入盈利驱动和个股分化的过程。同时,医药板块目前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若今年行业迎来政策利好,那么当下便是投资创新药的好时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