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AI导读:
政府投资基金作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在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存在投资方向扎堆、退出渠道单一等问题。应做好顶层设计、鼓励跨区域合作、完善运营机制,推动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民生需求,发挥好各类政府投资工具作用”。政府投资基金,作为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核心政策工具,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创新创业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政府投资基金的管理提出了更为详尽的要求,强调分级分类管理、加强统筹优化布局、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等。
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政府投资基金的总规模已达到3.35万亿元,累计设立了1627只基金。目前,政府投资基金形成了国家级基金引领、省级基金为基石、市级基金为主力、区县级基金为辅助的格局。
多年来,政府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为地方招商、市场培育和产业引导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仍有一些限制性因素阻碍着其高质量发展。例如,基金投资方向过于集中,政府间信息共享程度不足。尽管政府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硬科技赛道,但跟风现象依然存在,投资方向的趋同导致各地出现内卷式招商,资金大量涌入热点行业。此外,基金退出渠道单一,过度依赖被投企业回购。理论上,基金退出方式多样,包括IPO、份额转让、对赌回购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对赌回购成为主要退出方式,这通常意味着企业经营未达到预期。退出困难使得基金管理人投资意愿降低,许多基金甚至采用“明股实债”方式,约定业绩对赌和回购方式,一旦市场变化则启动回购,这给融资企业带来了较大压力。
针对这些问题,应着重进行顶层设计,鼓励跨区域合作,完善运营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要求,推动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
在顶层设计方面,要明确不同层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职责与分工。国家基金应侧重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及跨区域重大项目的投资引导;省级基金应聚焦于本省特色优势产业、产业链关键环节以及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市县基金则更应注重支持本地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孵化。同时,要鼓励跨区域合作,减少注册地限制,适度弱化返投要求,允许基金在更大范围内选择投资项目,开展合作,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产业布局。
此外,还应建立对基金管理人完备的激励机制和尽职免责机制。通过科学组建投资决策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基金考核委员会,分别负责审议基金投资事项、组建专家团提供咨询和指导、对基金的投资业绩进行考核,并强化各委员会之间的业务协作,以平衡集体和个体间的责任,促进集体智慧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的结合。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