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绩显著回暖,科技成长方向成投资热点
AI导读:
近期,公募基金市场显著回暖,近一半产品取得正收益,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尤为突出。长期表现来看,上一个蛇年期间成立的基金也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机构建议投资者积极布局,重点关注科技成长方向。
近期,公募基金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回暖趋势。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今年1月末,全市场逾2.2万只公募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中,接近一半的产品在今年以来取得了正收益,其中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表现尤为突出。这一回暖态势不仅体现在短期收益上,从长期表现来看,上一个蛇年期间(2013年2月10日至2014年1月30日)成立的基金同样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潜力,不少产品的净值实现了数倍的增长。
具体来看,1月份的市场表现尤为亮眼,近一半的公募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其中,77只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10%,更有14只基金的收益率突破了20%的大关,包括中航趋势领航A、前海开源盛鑫A、平安先进制造主题A等明星产品。值得一提的是,鹏华碳中和主题A、鹏华碳中和主题C、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永赢先进制造智选C等基金在1月份的收益率更是超过了30%,展现出了非凡的增长动力。
在被动指数类基金方面,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以9.18%的收益率位居榜首,多只黄金产业股票ETF也集体上榜,收益率均超过了7%。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公募基金市场在不同类型产品上的均衡发展。
回顾上一个蛇年成立的基金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尽管当时市场处于调整期,基金发行陷入寒冬,但那些在此期间成立的基金却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增长潜力。截至2025年1月27日,上一个蛇年成立的约360只基金中,仍有251只基金存续,且大部分获得了正收益。其中,被动基金如国泰纳斯达克100ETF更是以高达683.50%的收益率拔得头筹,而主动权益类产品如华商优势行业也表现出色,收益率达到了595.83%。
展望未来,机构普遍认为短期海外风险相对可控,国内财政和货币政策或将更加积极有为。在流动性充裕与风险偏好升温的背景下,投资者可以积极布局市场,重点关注具备产业趋势的科技成长方向,如人工智能(AI)应用、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同时,中长期来看,无风险利率中枢的持续下行也使得国央企高分红品种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
在此背景下,招商基金和华夏基金等专业机构也给出了相应的投资策略建议。招商基金建议投资者可以一手抓成长、一手抓红利,维持“红利+科技”的哑铃策略配置。而华夏基金则建议投资者在历经1月的防守后,2月可以积极做多,以红利资产相对稳健的表现为投资组合构建安全垫,同时捕捉科技板块的成长机会。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原标题:基金业绩“暖融融”,科技成长方向备受瞩目)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