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基协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7家证券类私募管理人成功备案。新规实施后,备案门槛大幅提升,对股东资金实力和从业经验审核更严。成功备案的机构股东背景多样,包括国资背景等。私募行业竞争激烈,拿下牌照只是第一步。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今年下半年以来又有7家证券类私募管理人成功完成登记备案。据界面新闻了解,自2023年5月1日新修订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正式实施以来,中基协对申请机构在股东资质方面的审核更加严格。

  第三方私募基金服务平台积募合伙人杨洁对界面新闻表示,股东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实缴资本从原本最低实缴200万提高至1000万元,同时需要追溯股东的资金来源证明。另一方面,协会还需要核查股东过往从业经验,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需要满足具备5年以上经营、管理或者从事资产管理、投资、相关产业等相关经验。

  在备案门槛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今年下半年以来成功备案的7家证券类私募管理人股东背景究竟如何?7月14日,上海睿成、海南西格玛、浙江创新动力等三家私募同步在中基协完成登记备案。上海睿成的实际控制人为原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经理丁鲁明,公司已经备案了旗下首只私募产品“睿成康波盛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海南西格玛由钟晓峰等五位自然人股东共同出资设立,钟晓峰曾历任广州证券投资顾问等。浙江创新动力则是一家具备“国资”背景的私募机构,大股东为浙江省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孙公司浙江省发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公奔私”动向一直备受市场关注。随着由宋小龙创办的上海理泉7月18日正式在中基协完成登记备案,“公奔私”基金经理再添一员。宋小龙曾就职于富国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7月29日,北京朝晖知行和厦门太朴恒新同步在中基协完成登记备案。8月8日,上海大康永祺成为8月以来首家成功备案的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实际控制人刘浩峰也是一位从业经历丰富的“老将”。

  深圳某私募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虽然私募管理人备案的门槛大幅提升,但是私募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拿下牌照只是第一步,最终能否发展壮大还很难说。中基协数据,截至8月13日,自从《备案办法》正式实施以来,一共有133家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完成登记备案,其中有101家目前尚未突破5亿元这一“生死线”,另有13家目前尚未备案产品。

  图:2023年5月以来备案的证券类私募管理人规模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中基协、界面新闻整理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