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绩分化显著 绩优基金限购潮起
AI导读: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业绩分化,主动权益类基金首尾业绩相差近150个百分点。领涨基金把握创新药、科技等领域机会,绩优基金限购潮起,新发基金吸睛又吸金。
在今年以来的震荡分化行情中,公募基金业绩呈现分化,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业绩首尾相差近150个百分点。领跑者收益接近130%,落后者跌幅超过18%。从业绩归因看,领涨基金大多把握住了创新药、科技、新消费等领域的投资机会。从资金面看,绩优基金限购潮起,新发基金吸睛又吸金。
年内平均收益超15%
今年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显著回暖。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主动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15.1%,超50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
其中,127只基金今年以来收益超过50%,23只基金收益超过80%,更有6只基金年内净值翻倍。具体来看,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129.97%,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基金收益为117.54%,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基金、华安医药生物股票基金、诺安精选价值混合基金收益均在106%以上。
梳理基金持仓发现,业绩领先的基金主要抓住了创新药、科技、新消费、机器人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年内净值实现翻倍的6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均重仓创新药板块。此外,重仓光模块、PCB(印制电路板)的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超过90%;随着机器人板块反弹,鹏华碳中和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在70%以上。
多只基金凭借均衡的持仓长期业绩表现十分抢眼。截至8月6日,华商润丰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43.75%,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创下历史新高。拉长期限来看,该基金自2017年1月成立以来,年化回报超过16%。类似的还有金元顺安元启混合基金,自2017年11月成立以来,截至今年8月6日,该基金成立以来年化回报超过26%。
不过,少数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依然欠佳。据统计,截至8月6日,今年以来50多只权益类基金净值跌幅逾5%。其中,领跌基金净值下跌18.38%。这意味着,基金首尾业绩相差高达148.35个百分点。从业绩落后的基金来看,多数采取押注打法,并且重仓股频频更换。
绩优基金频频限购
随着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强势反弹,投资者对其关注度显著提升。由于资金持续涌入,近期绩优基金批量限购。8月6日,中欧基金公告称,为进一步保证基金的稳定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即日起,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基金暂停10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
7月以来,已有永赢睿信混合基金、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基金、诺安多策略混合基金、中信保诚多策略混合基金等近30只基金宣布限制大额申购。随着资金持续涌入,部分基金限购更是不断升级。此外,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基金目前已暂停申购。
除了绩优基金受追捧以外,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市场热度也有所回升。7月以来,已有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超过10亿元。其中,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基金发行规模为24.61亿元,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基金发行规模为20.82亿元,鹏扬研究精选混合基金发行规模为18.07亿元。
华泰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显示,权益类基金是居民存款搬家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过往市场突破平台期、走出趋势的重要推手。7月中下旬以来,基金管理人上报的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数量逐周增多,后续将成为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另外,据测算,近期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持续提升。
在汇丰晋信基金看来,政策对于资本市场的呵护将持续提振投资者风险偏好。随着上市公司半年度业绩陆续披露,景气投资有效性有望显著提升,行情催化预计仍将延续。结构上,催化因素密集的科技领域与高端制造领域、潜在政策加码刺激的内需消费板块、防御属性突出的高股息板块等均蕴藏丰富的投资机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 基金年内业绩首尾相差近150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73)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