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金融新政:险资投资科创企业获支持
AI导读:
近日,广州南沙发布金融支持政策,明确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于科创企业,旨在推动保险资金服务科技创新。政策被视为差异化探索,若成功将推广至其他区域或行业,成为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突破方向。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于科创企业”,旨在推动保险资金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
保险资金以其安全性、长期性和稳健性著称,之前主要通过股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基金、上市公司股票等方式配置权益类资产。然而,对直接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特别是初创期科创企业,监管部门设置了较高门槛,以确保资金安全,防范风险。
此次《意见》被视为在区域金融改革试验区内对保险资金运用政策的差异化探索。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教授朱俊生表示,若试点成功,未来或将逐步推广至其他区域或行业,成为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突破方向。
2023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调整股票风险因子,释放险资对上市科创企业权益投资的配置空间。此外,保险资金还通过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间接方式投资科创企业。
2024年9月,国务院发布意见,明确要求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为科技创新等提供支持。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功发起设立“中国人寿—北京科创股权投资计划”,规模达50亿元。
朱俊生指出,此次政策突破意味着国家愿意放松对保险资金直接股权投资的限制,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科创领域。他强调,该政策具备“可控性”和“示范性”,可能带来制度创新。
科创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长期资金投入,保险资金规模大、周期长,是市场耐心资本的优质供给方。政策有助于引导保险资金至科创企业,改善融资结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随着市场利率走低,传统投资渠道收益空间受限,直接投资科创企业成为保险资金的新选择。这不仅能助力科创企业突破资金瓶颈,也有利于提高险资收益率,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然而,险资直接股权投资也面临挑战,包括风险偏好错配、专业团队和经验不足、资金安全性和监管合规性等。未来,需进一步细化制度,确保资金安全与合规。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