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十三届普益标准财富论坛在成都举行,探讨AI时代下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新生态。随着资管新规后的二次转型,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突破30万亿元。AI技术快速发展对金融业产生深远影响,但也面临模型幻觉、算法黑箱、数据安全等挑战。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记者常佩琦)日前,第十三届普益标准财富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上,“AI时代下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新生态”这一议题引发了与会嘉宾热议。

  随着资管新规后的‘二次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银行理财市场正经历规模持续扩大与结构深度调整的双重变化。2025年,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已突破30万亿元大关。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指出,这一增长既体现了银行理财市场的强大韧性,也彰显了其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的巨大潜力。

  当前,AI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金融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建信理财副总裁张洁介绍,AI在理财行业的应用有三大推动力:一是投资者行为的变化,科技发展促使投资者需求更加多元化,线上购买和多元产品投资需求增加;二是技术红利的释放,AI模型的多轮对话、文本处理等技术显著提升了投研、客服等环节的效率;三是资管行业的转型需求,理财公司面临产品数量众多、运营压力大的挑战,AI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客户体验、提高投研效率和风控质量,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也进一步彰显了理财行业的人民性。

  光大理财副总经理李永锋认为,AI的发展和迭代能让普通民众享受到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极大地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近年来,普惠金融的范围已从“普惠融资”扩展到“普惠财富管理”和“普惠理财”,人工智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位嘉宾指出,AI与金融融合面临模型幻觉、算法黑箱、数据安全等挑战。张洁表示,需基于高质量数据训练AI大模型,并对其输出的决策结果进行人工把关,以降低应用风险。同时,资管机构需选择隔离的、受保护的大模型环境,做好客户记录和相关信息的保护,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

  招银理财首席信息官苟宏从投入、数据、模型、人才和文化五个方面分析了AI与行业融合面临的挑战,强调金融机构需要拥抱AI,共同探索AI技术在业务价值创造中的应用。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