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货拉拉近日再次递交港股招股书,申请于港交所主板上市。招股书显示去年货拉拉实现营收达15.93亿美元,同比增长19.39%。货拉拉采用轻资产业务模式,已成为世界最大物流交易平台,但其上市前仍面临诸多挑战和质疑。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陈燕青

  货拉拉近日再次递交港股招股书,并更新财报数据,申请于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主体名称为“拉拉科技”(英文名:Lalatech)。招股书显示,去年货拉拉实现营收达15.93亿美元,同比增长19.39%。货拉拉的商业模式、财务表现及市场地位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

  此次上市申请的联席保荐人为高盛、美银证券及摩根大通,上市前投资者阵容豪华,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顺为资本、清流资本等。这是货拉拉第五次冲击IPO,此前四次递表均已失效。目前,货拉拉尚未取得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但其上市步伐备受瞩目。

  货拉拉的同行满帮集团、快狗打车已率先登陆资本市场。在此背景下,市场普遍认为货拉拉需加快上市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货拉拉于2013年在中国香港成立,并迅速拓展至中国内地及东南亚市场,致力于解决同城及跨城货运需求。

  招股书透露,货拉拉2024年平台促成的已完成订单超7.79亿笔,全球货运GTV达102.74亿美元,平均月活商户1670万个,月活司机170万名。按2024年闭环货运GTV计,货拉拉已成为世界最大物流交易平台,市场份额远超竞争对手。

  财务数据显示,货拉拉2024年来自中国境内收入14.4亿美元,其中货运平台服务收入占比51.7%,多元化物流服务收入占比33.1%,增值服务收入占比5.9%。货拉拉近年来营收和净利润均稳步增长,但估值却有所下滑。

  货拉拉采用轻资产业务模式,通过网络平台连接货主和司机,实现闭环全流程交易。货拉拉自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后,2024年继续保持良好盈利状态。然而,货拉拉在降低成本、提升业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压榨司机”的质疑和监管约谈。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货拉拉作为全球领先的物流交易平台,其上市前景仍备受期待。投资者将密切关注货拉拉的商业模式、市场地位及未来发展战略。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