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腾盛博药2024年业绩显示,公司无营业收入,年内亏损5.12亿元,同比扩大177.9%。公司终止部分管线,聚焦乙肝功能性治愈临床研发。乙肝治愈疗法项目处于临床2期阶段,资金足以支持运营至2028年。市场关注其管线开发和产品上市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韩利明上海报道

随着首款国产新冠中和抗体药物停产,腾盛博药(02137.HK)日前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无营业收入,仅录得其他收入1.41亿元;年内亏损5.12亿元,同比扩大177.9%。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洪志表示,公司终止或暂停了部分管线,并调整了团队以“节流”,目前最主要的目标是聚焦乙肝功能性治愈的临床研发。

作为港股18A药企,腾盛博药将资源重点投入在乙肝治愈领域,但后续如何保证管线开发、推进产品上市并获得造血能力,成为市场焦点。2024年内,腾盛博药股票价格跌幅达57.02%。

此前,全球医药行业经历了新冠疫情下的挑战与机遇。但随着疫情褪去,一些曾被寄予厚望的“新冠概念”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遭遇挫折。其中,众生睿创冲刺IPO未果,真实生物再次申请港股上市。然而,也有药企抓住市场需求,实现了业务的“华丽转身”。

腾盛博药在2021年7月登陆港交所,同年年底,其新冠中和抗体药物获批上市。但随着疫情控制,腾盛博药于2023年3月宣布停产,并转向核心项目。该项目投入研发费用超两亿美元,但最终销售收入仅5160万元。

进入2024年,腾盛博药研发开支同比下降38%至2.50亿元,目前仅有7条管线被披露。其中,乙肝治愈疗法的三个项目均处于临床2期阶段。

年报披露一周后,腾盛博药公告乙肝治愈领域2期研究的最新数据,研究结果凸显了其在识别更可能对功能性治愈疗法产生应答的患者方面的潜力。

截至2024年底,腾盛博药账上货币资金24.13亿元。创新药研发需经历多个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环节,所需资金量巨大。不过,公司预计目前的资金足以支持运营至2028年以后。

洪志表示,公司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利用外部资源推进潜力项目。券商分析师指出,在全球医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创新药企需拿出实际成果,才能持续吸引资源注入。

新冠药物市场需求变化,“新冠概念”药企进入洗牌期。2023年1月前,国内共有五款国产新冠药物获批上市。随着监管政策收紧,部分企业在IPO过程中遭遇挑战。

众生药业发布公告显示,旗下子公司众生睿创未能在2024年底前实现合规上市,已触发赎回事件。进入2025年,旺山旺水和真实生物先后赴港上市备受关注。

君实生物和先声药业已率先实现突围。君实生物2024年营业收入19.48亿元,同比增长29.67%,归母净亏损收窄至12.81亿元。先声药业收入66.35亿元,增长0.4%,其中创新药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74.3%。

当前市场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对于曾投身新冠药物研发的企业而言,如何在追求高质量创新的环境下找准定位、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成为关键问题。投资人更青睐真正具有全球创新特质的企业,市场也将更加关注研发实力雄厚、有望实现产品商业化的企业。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