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壹号土猪”商标争议引发广泛关注。企业回应称“壹号土”是注册商标,只销售土猪肉,但消费者质疑其玩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类似事件频发,反映出企业在商标宣传上的不严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立规矩、明标准,同时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

近日,关于“壹号土猪”中的“壹号土”是否涉及虚假宣传引发了广泛关注。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回应称,“壹号土”是公司注册的商标,并强调他们只销售土猪肉,但只能通过口感区分。这种依靠口感区分的方式,让消费者质疑企业是否在商标上玩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

前有“千禾0”酱油因注册商标“零添加”引发热议,现有“壹号土猪”因口感区分而备受关注。这些事件都反映出企业在商标宣传上的不严谨,有误导消费者之嫌。商家给产品贴标签没问题,但不能没根没据,否则只会透支公众的信任。

有网友认为“壹号土猪肉”确实更香,但这并不能掩盖商家涉嫌虚假宣传的事实。消费者容易将“壹号土”与“土猪”联系起来,认为是农家散养的土猪肉。然而,“土猪”并无国家标准,公司也未提供证据证明其猪与普通猪有本质区别。这种文字游戏,无疑是在挑战消费者的智商。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公司曾尝试注册“壹号土猪”商标但被驳回,理由是易使消费者对商品特点产生误认。随后,公司转而注册了“壹号土”商标,继续玩文字游戏。这种行为不仅不厚道,也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零添加”酱油也是类似套路。国家未对“零添加”进行定义,全凭企业自己解释。有的酱油虽然未加防腐剂,但可能使用了其他制剂。而“千禾0”商标则让消费者误以为完全没有添加剂,结果检测发现含有大豆自带的镉元素。

这些套路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企业利用商标拆分、模糊话术给产品“镀金”,而消费者只能看标签猜真相。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立规矩、明标准,同时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企业也应真诚面对消费者,不要玩文字游戏。

此外,可以借鉴欧洲的“原产地保护”制度,对真正产自某地的产品进行官方认证。这样既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也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奉劝有关企业一句话:真诚才是必杀技。信任建立起来难,毁掉却容易。企业若不好好说话,迟早会失去市场。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