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优健康险个税抵扣遇难题,金融监管部门已介入
AI导读:
近期,部分购买税优健康险的纳税人在填报个税扣除信息时遇到困惑,如保单无税优码、抵扣限额不一等问题。金融监管部门已关注并处理。税优健康险可享个税抵扣减免,但按月或按年抵扣存在差异。
进入个税汇算清缴周期,部分购买了税优健康险的用户遇到了困惑。澎湃新闻记者发现,一些纳税人在填报税优健康险的个税扣除信息时,遇到了多种问题。例如,有纳税人的自动续保保险产品在去年被纳入税优健康险,但在申报个税扣除时发现保单上没有税优码;有的纳税人按照年度2400元限额申报抵扣,却被告知只能按当年实际投保月数抵扣;但也有城市的纳税人表示,去年12月购买的税优健康险,在个税申报时可以按2400元年度限额抵扣。
金融监管部门已关注到这些问题,并向相关保险公司了解汇总,与相关部门对接处理。根据规定,投保税优健康险后,用户除了能获得保险保障,还能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享受个人所得税抵扣减免,税前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
2023年8月,税优健康险扩容新政实施,金融监管总局明确了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平台为投保人建立信息账户,生成唯一识别码,用于归集记录相关信息,支持个税税前扣除。对于有纳税人反映的自动续保保险产品在去年被纳入税优健康险却未显示税优码的情况,相关保险代理平台人士表示,老用户如果有税优需求,只要在保单页面点击预约升级,下一年续保时就会自动升级成税优款。
然而,现实中一些保险用户选择了自动续保,并未特别关注保单信息。保险代理平台人士解释,产品升级只是增加了税优条款,未对全量用户进行提示,以免打扰。保险公司总精算师指出,老产品续保到税优产品应重新确认,不会自动续保,但需要考虑升级流程体验。
商业健康险保单多以年为单位,缴费时可选择月缴或年缴。因此,申报个税扣除时,按月抵扣还是按年抵扣,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有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同一省份内不同地级市抵扣方式也不同。地方税务部门解释称,抵扣方式取决于扣缴义务人代扣个税的时间,若按月代扣则按月抵扣,若在个税汇算时抵扣则按年。
从用户晒图中发现,不同税务部门对税优健康险个税抵扣的解释有差异。有税务部门称,合同生效日期为次年才能享受政策;也有税务部门称,合同生效当月即可享受。此外,纳税人还对税优健康险是否每年均可抵扣个税产生疑问。保险公司和税务部门人士表示,无论是首次投保还是续保,每年均可享受税优。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