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消费贷政策频繁调整,利率降低,额度提升,期限延长,旨在提振消费。消费者可用消费贷购买大件商品,但严禁用于房地产和资本市场。多家银行已迅速响应,消费贷利率已低至2字头。

近期,消费贷政策频繁调整,利率降低,额度提升,期限延长,旨在为提振消费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些变化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疑问。

消费贷,尽管在银行名称各异,如交通银行的惠民贷、招商银行的闪电贷、浦发银行的浦闪贷,但其本质均为面向个人的纯信用贷款,申请便捷,按日计息,随借随还。

消费者可用消费贷购买装修、汽车、家电等大件商品,但严禁将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和资本市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指出,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还款能力和风险状况实施差异化授信,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金额上限阶段性提升至50万元,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提升至30万元。

相比以往,消费者线下办理消费贷最高可获50万元,线上操作最高可达30万元。

对于长期消费需求,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期限可阶段性延长至7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当前消费环境、商品价格、居民收入等均已变化,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并简化资金用途管控,确有必要。中央《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多家银行已迅速响应,如交通银行惠民贷宣传海报已标注最新变化。

消费者已明显感受到消费贷利率下降,不少银行消费贷产品利率已低至2字头,如浦发银行浦闪贷年利率2.78%起,招商银行闪电贷符合条件的客户年利率2.58%起。

董希淼建议,下一阶段应进一步优化消费贷款管理,由商业银行等与客户协商自主确定贷款额度、利率、期限。

消费贷新政并非鼓励所有人借款,借款人需满足一定信用条件,新政旨在助力急需用钱或习惯提前消费的人群。

借钱需量力而行、合理适度。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